涵江深學篤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動學習教育成果深度融入產業發展、城鄉建設、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以深化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涵江區領導調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情況,在三江口鎮征求基層對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等工作的意見建議。曾雅燕 攝
涵江區領導深入黑石精密等多家企業,實地察看規范涉企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等工作機制落實情況,傾聽企業對政務服務的意見建議。林亦霞 攝
變“金點子”為“好方子”,改“靜態響應”為“動態服務”……涵江區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疏堵點、破難點,謀實招、促發展,確保學習教育有序有效。
該區緊扣學習重點和目標任務,結合省委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和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統一,把學習脈絡摸透、把查擺痛點找準、把惠民成效做實,推動學習教育成果深度融入產業發展、城鄉建設、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為奮力譜寫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注入強勁動能。
深學鑄魂 筑牢思想根基
涵江區將學習教育作為錘煉政治品格、提升治理效能的“必修課”,深學細悟,篤行實干。
4月16日至17日,涵江區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舉行,市政協副主席、區委書記連向紅作開班動員,要求“以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常學常新、常思常悟、常踐常行、常修常練,以上率下、層層傳導,迅速在全區掀起學習熱潮”。
發揮“頭雁效應”,緊抓“少數關鍵”。涵江區把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區委常委會率先垂范,專題部署推進,細化職責分工,各套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常態化開展專題學習10次,舉辦專題讀書班5期,圍繞理論研討、領讀領學、警示教育等學習形式,先學一步、學深一層,開展12次座談會、10次研討交流,推動理論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以學促干、以干踐行,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氛圍。
理論學習既要“抓關鍵”,更要“精準滴灌”。涵江區聚焦重點崗位、關鍵人群,各單位結合實際,謀劃特色教學點,開發特色課程,統籌特色資源,把書本學、實踐學、現場學貫通起來,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
“我們通過多元化的學習載體與創新模式,讓理論學習真正活起來、實起來。”涵江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魏李琛向記者介紹。區直機關、各鄉鎮街道依托“組工學堂”“三會一課”等平臺,采取“線上+線下”“領學+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探索“理論+實踐+傳播”融合路徑,構建起“銀發宣講+青年研學+基層培訓”的立體教育矩陣;打造“涵小紀”等IP活化廉潔符號,深挖莆仙俚語等本地文化資源,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涵江區堅持“開門教育”,持續提升學習質效。在“黨員進黨校”活動中,以“豐富課程、配強師資、分類施教”為著力點,積極創新教學形式,深挖地方特色資源,精心打造5個廉政教學陣地,并串聯形成7條精品教學路線,培訓2200人次,推動學習教育見實效。注重發揮榜樣力量,將先進典型、身邊模范作為鮮活教材融入學習教育,激勵黨員干部見賢思齊、擔當作為,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
深挖細查 回應群眾關切
4月25日至26日,涵江區主要領導帶隊深入三江口鎮和榮興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通過“蹲點調研+一線問診”,就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準入、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等工作機制落實情況,聽民聲、問需求、察實情,直面群眾反映的痛點、堵點,深挖問題根源,切實把存量問題擺出來,把新發現問題查出來,并對查擺出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研判,列出清單,逐項制定整改措施,推動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涵江區把“四下基層”作為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傳承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組織發動全區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進產業項目一線、進基層治理一線、進政務服務一線,深入矛盾集中、困難突出的鎮村校企全面排查,對照實際列出160余個問題清單,逐項制定200多項“整改藥方”。
對當下能改的馬上就改、改出成效;對問題突出、一時難以解決的,明確時間節點,動真碰硬、對賬銷號抓實整改整治,靶向破解發展堵點、改革難點、民生痛點問題,確保問題整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連日來,涵江區紀委監委主動擔當,將涵東街道后度小區用電問題納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攻堅清單”,組建專班,通過“實地查、座談問、跟蹤督”全鏈條監督,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如今,困擾居民多年的用電“頑疾”得以根治,群眾終于用上了“安心電”“舒心電”。這份治理答卷,正是涵江區查擺整治有力有效的生動注腳。
立行立改 新風正氣賦能
“以前去行政服務中心辦事手續煩瑣,要跑幾趟,現在在家動動手指就能搞定,太方便了!”5月16日,家住涵江區國歡鎮的殘疾人姚玉英開心地告訴記者,她足不出戶就順利完成了殘疾人生活補助、護理補貼的申請。
今年以來,涵江區殘聯聚焦殘疾人辦事堵點,將殘疾人證辦理、生活補貼、護理補貼等11項高頻服務事項整合成“助殘服務包”,創新實施助殘服務“一件事”集成改革,將平均辦理時限壓縮50%、材料精簡66%,表單填報內容減少,讓殘疾人真切感受到政務服務改革的溫度與效率。
該區殘聯依托“線上+線下”雙軌服務體系,讓辦事群眾既可享受“一窗受理”的便捷,也可體驗“指尖辦理”的高效,還組織業務骨干深入鄉鎮開展“上門服務”,確保服務標準城鄉同質。
該區殘聯的惠民實踐,是涵江區結合開展學習教育,推進立行立改,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讓老百姓充分感受到轉作風、樹新風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的生動寫照。
江口鎮以“開門問計”暢通民意渠道,將群眾“金點子”轉化為治理“好方子”;涵江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中心打破服務壁壘,讓惠民政策直達群眾心坎;團區委創新推出“興涵青年 共富計劃”、為困境兒童打造“希望小屋”……立足“學用結合”,涵江區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暖民心、惠民生的力舉。
全區25位處級領導統籌掛帥,深入基層、主動下沉,與鎮村干部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摸清基層發展堵點、群眾急難愁盼。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高校的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化身“聯絡員”“服務員”,協助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教育以來,該區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民生領域突出問題40余個,辦成民生實事30余件。
涵江區以實干擔當的新風正氣,凝聚起奮勇爭先的強大力量,為發展聚勢賦能。莆田興化港區涵江作業區塔吊林立,聯東U谷涵江海峽智造產業谷建設穩步推進,德濠智造谷產業園機器轟鳴……重點項目施工現場,處處涌動著大干快上的熱潮。
該區強化項目驅動,全鏈條服務、全流程保障,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持續深化“五證同發”“聯合驗收”等工作模式,加快推進“五即改革”,主動靠前優化對企服務,全力打通項目建設難點堵點,助力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一季度省、市重點項目超序時完成投資,全區重點項目實際開工23個,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二季度,全區擬新開工建設34個項目,竣工10個項目,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全媒體記者 楊屹 通訊員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