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軍隊在演習中發射“流星1”導彈
美方派駐海灣地區的掃雷艇
閩南網7月5日訊 據美國《紐約時報》7月3日報道,為防止核項目談判僵局惡化后,伊朗可能采取武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行動,美國已悄然向波斯灣部署大量武裝力量,包括增加能對伊朗縱深地區展開攻擊的戰斗機數量。
據美國媒體3日報道,西方為遏制伊朗石油出口而加強了制裁,而伊朗2日采取了反抗行動,威脅立法封鎖波斯灣重要航道霍爾木茲海峽,并在沙漠軍演中發射導彈,其意圖顯然是為了警告以色列和美國。
伊朗擬推的這項法案將要求伊朗軍方禁止任何前往因歐盟禁令而停止向伊朗購買原油的國家的油輪通過霍爾木茲海峽。歐盟禁令自1日起生效。鑒于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在該海峽巡邏,尚不清楚這項立法能否得到批準,或者伊朗將如何執行。
歐洲聯盟7月1日全面禁運伊朗石油之際,伊朗軍方宣布2日舉行代號為“偉大先知7”的軍事演習。軍演3日進入第二天,軍方成功試射射程足以攻擊以色列境內目標的中程導彈。
伊朗旗幟電視臺說,伊斯蘭革命衛隊3日向伊朗中部卡維爾荒漠的模擬目標發射“流星-3”中程導彈。“流星-3”是伊朗現有最遠射程導彈,最大射程2000公里,足以覆蓋以色列境內目標。另外,短程導彈“流星-1”和“流星-2”也投入軍演,這兩種導彈的射程在300公里至500公里之間。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3日說,正在舉行的“偉大先知7”軍演旨在展現伊朗的實力以及確保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安全。
美大棒蘿卜齊上采用“雙軌制”戰略
為了解決伊朗核問題,美國及其盟國一直采用“雙軌制”策略,即一方面加強經濟制裁和武力威脅,一方面又推動談判。近日,歐美國家進一步擴大對伊朗的石油禁運,目的是強迫伊朗認真對待限制其核項目的談判。然而,這種經濟制裁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可帶來一定危險性,譬如說伊朗革命衛隊可能決定采取行動進行反抗。
美軍此次在波斯灣部署的最顯眼的武裝力量是能大大提高在霍爾木茲海峽巡邏能力的戰艦,美方已經把部署在該地區的掃雷艦數量提高至8艘,以應對伊朗為阻止他國油輪通過而可能采取的布雷行動。
美國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表示:“我們想要對伊朗發出的訊息是,‘想都別想’:別想著封鎖海峽,我們會清除水雷;別想著派快艇來騷擾我們的船只或商業貨輪,我們會把它們沉入海底。”
自去年春末以來,美國在波斯灣兩個獨立基地增加部署了多架F-22隱形戰機和F-15C戰斗機,以加強波斯灣地區戰斗機力量和常在此巡航的航母戰斗群力量。這些新增戰斗機使得美軍更有能力應對可能會對海運構成威脅的導彈攻擊,并提高攻擊伊朗縱深地區目標的能力。
這次結合談判、新制裁和增加軍事力量于一體的措施是對白宮“雙軌制”策略的最新或許也是最重要的考驗。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奧巴馬的對手羅姆尼曾指責奧巴馬在處理伊朗核問題一事上太“軟弱”,而奧巴馬則尋求不會給該地區帶來危機的前提下,為自己樹立“硬漢”形象。
分析稱,奧巴馬必須顯示出支持以色列的態度,但又不能顯露太多,以免讓以色列人把美方軍事力量的增加誤解為是可以空襲伊朗核設施的機會。美國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約翰·克里表示,奧巴馬政府必須掌握好這個平衡游戲,既要部署能恫嚇伊朗的軍事力量,但又不能讓伊朗和以色列感覺美方真的要攻擊伊朗核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