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冬季常見的疾病之一,不良的飲食是導致痛風的最主要原因,痛風患者發作最直接的癥狀就是疼痛難耐。專家表示,預防痛風最有效辦法就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預防痛風危害。
不良的飲食直接誘發痛風
痛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腎臟排泄尿酸出現障礙,一旦出現痛風癥狀,簡單的控制飲食是無法根除疾病的,引起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的誘因很多,包括創傷、飲酒、手術、飲食過量、出血、異體蛋白治療、感染和使用放射造影劑等,而飲食只是痛風發作的一個誘因。
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導致痛風發作的第一飲食因素,是啤酒、白酒。因為啤酒本身含有嘌呤,而酒精成分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和分解,使痛風急性發作,但紅酒可以適量的少喝一點。除了酒,對于痛風病人,要避免攝入嘌呤高的食物,如海鮮。
不過,海鮮應該一分為二看,像海魚、沙丁魚、帶魚等嘌呤含量最高,貝類、蛤類、海蝦、海蟹等其次,海參、海蜇是海鮮里面嘌呤含量最低的。而各種動物內臟,如腸子、肚子、心、肝、肺等基本上跟海鮮里面的蝦等嘌呤含量差不多。
少吃葷多吃素
對于痛風患者,以上食物我們就會告訴病人盡量不吃。對于肉類,病人是能適當地吃一點。從肉來說,紅肉不如白肉,肉湯不如肉,所以痛風患者可以適當吃點雞肉、鴨肉等白肉。
蔬菜類食物,大致按照嘌呤的高低,分為干果類、帶豆的蔬菜、非綠葉菜和綠葉菜等,干果類食物其實嘌呤的含量還是相對比較高的,蔬菜中的蘑菇、香菇類,比有些肉的嘌呤含量還要高。另外,帶豆的蔬菜,如黃豆、扁豆等含量相對比較高。
但國外有人做過大樣本的研究,證實植物嘌呤和動物嘌呤還是有區別的,雖然某些素食的嘌呤含量高,但誘發體內痛風發作的風險要比動物嘌呤小。而動物嘌呤利用率高,更容易使痛風發作。剩下的蔬菜,像茄子、黃瓜和綠葉菜嘌呤含量就很低了。水果類的,像櫻桃等還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專家表示,在飲料上,咖啡、茶、酸奶、低脂奶,這些問題都不大,甚至有一定的降尿酸的作用。在飲料上能夠使血尿酸升高的是果糖類,如橙汁。
要預防痛風的危害要注意在飲食的健康,少吃高嘌呤的食物,尤其是動物內臟,多吃低嘌呤的食物,預防痛風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