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晴云輕漾,海浪聲聲,一批批游客乘著輪渡登上福鼎市崳山鎮崳山島。島上,一側青山連綿,一側碧海銀灘,山海相接處有萬畝草場、大小天湖、洞礁溪瀑等景點,風光旖旎。
“出發前,我們特地做了攻略,過來好好享受一下快樂的海島假日生活。”沿著海岸線,來自浙江的游客林語一家開啟“打卡”模式,歡聲不斷。“每個村都有不一樣的玩點,既好玩,又玩得好。我剛把游玩的照片發朋友圈,有很多人留言點贊。”
作為“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崳山島坐擁30.12公里海岸線、11個大小島嶼和眾多美麗漁村。為進一步放大資源效應,當地大力實施“旅游+”戰略,采取“1+5”模式,即以島上天湖景區為軸心,輻射帶動沿線5個漁村發展“一村一品”特色鄉村旅游業態,建成了大使澳、陽光鼓、月亮灣、好望角、桃花谷、羊鼓尾等鄉村旅游點。
站上東角村好望角玻璃觀景臺,只見依海的山坡上,錯落排列著一座座充滿年代感的石厝,由廢舊建筑改造而成的民宿“清崳書院”悠閑而又充滿潮流趣味。
“我們借助‘資源+智力+資金’,攜手清華大學校友團隊重新規劃改造村莊,提升整體人居環境,并通過公建民營方式,出租清崳書院,帶動旅游發展的同時,促進村集體增收。”東角村黨支部書記邱麗輝說。
告別臟亂差,東角村先后建起鄉村振興大禮堂、展示館、農家書屋、精品民宿、桃花谷露營基地,配套規劃海島音樂文化體驗館和海濱特色文化街區,推進民宿產業、休閑漁業、研學產業、文化產業等興起,成為海島“網紅村”。
依海逐夢,向海而興。崳山島各村乘勢而上,因地制宜,做出個性和特色,全面滿足游客多樣化的旅游需求。
在蘆竹村,可體驗漁舟唱晚、海邊垂釣和漁家生活等獨特的海島風情;魚鳥村有“月亮灣”“陽光鼓”等景點,適合親子踏浪踩沙,也是打卡日出的絕佳地點之一;灶澳村被濃厚的歷史歲月所包裹,遍布軍事舊址、營房、戰壕、炮臺、哨所、防空洞等軍工設施……村村皆美,串起了一個個游人如織的旅游勝地。
“為迎接‘五一’,我們還增發輪渡班次,增設旅游導覽牌等,預計總游客量將突破2萬人次。”崳山鎮黨委副書記陳維新表示,崳山將繼續開展旅游“軟硬”兩手抓,一方面完善各村基礎設施,加速民宿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通過旅游培訓等方式提高從業者服務品質,全面做精海島鄉村游。(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