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其中,4月份增長8.9%——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福建工業給出了持續穩健有力度的增長,既為答卷,也開新篇。
如何鞏固穩中向好之勢?“要更大力度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補齊科技創新短板”“不失時機推進產業升級”……省委一季度工作會議部署了5項重點任務,其一便是“發展新質生產力”。
以穩應變、以新提質,既要對各種風浪作出及時應對,又要始終保持“不隨風起舞”的定力。省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強調,深入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組織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
面向市場 創新迭代
人工智能迎來了創新成果群體突破、集中爆發的時期,大量閩籍科技企業業績顯著增長——
作為國產AIoT SoC(系統級芯片)領先者,瑞芯微一季度營收達8.85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209.65%;作為行業領先的IC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季度,銳捷網絡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543.67%……
觀察福建工業的韌性與底氣,關鍵詞之一是“新”。
創新,讓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贏得海外認可。4月,在第五十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金龍報送的“智慧交通信息交互系統”項目榮獲最高級別獎項——評審團嘉許金獎。
從2017年開發了全球首款L4級自動駕駛量產巴士,金龍已陸續開發了無人駕駛的物流車、掃地車、觀光車、公交車、礦卡車等,加快智能交通業務布局,成為智慧交通系統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從“制造”向“智造”,金龍累計授權知識產權1324項,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并以技術創新推動業績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金龍實現整體收入同比增長26%。
創新,讓福耀玻璃再次拿下“業內首個”。近日,福耀玻璃創新推出的“智眸前擋玻璃”正式亮相上海車展。這是業內首個艙內隱藏式激光雷達前擋方案,已具備量產能力。“智眸前擋玻璃能通過現有雨刮系統對前擋玻璃快速清潔,有效防止外界環境對激光雷達靈敏度造成干擾。”福耀集團前后擋產品線負責人王靖說。
近年來,福耀玻璃積極應變,依托全球市占率優勢,拓展“一片玻璃”的邊界,在汽車玻璃鍍膜、隔熱隔紫外、大規格全景天窗等領域,徹底打破我國高端汽車玻璃產品依賴國外進口的格局,并成功開發汽車玻璃支持自動駕駛、車載5G通信等缺口產品,形成系統化的供應方案交付能力。福耀玻璃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9.1億元,同比增長12.16%。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今年,福建在具身智能機器人、低空領域、生物醫藥、氫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大步向前,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天馬微電子攜手OPPO成功開發出“全球最窄四等邊”手機屏;閩企昊盛科技集團旗下合肥新美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45億元收購韓國LG化學(LGC)光學功能膜業務交割儀式舉行,從某種意義上解決了國內偏光片關鍵材料的“卡脖子”問題;福建燦豐玻璃有限公司建成省內首條切磨鋼智能連線生產線……
在追“新”逐“智”中,我省企業的質地正在不斷發生變化,科技產業浪潮迭起。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今年一季度,我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鋰離子電池、光電子器件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9.3%、37.9%。
技改賦能 提“智”煥新
22日,在泉州晉江經濟開發區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以下簡稱“數轉中心”),輸入幾個關鍵詞、選擇風格樣式,等待20秒左右,AI便能生成多個創意圖案。“AI輔助設計”平臺令人眼前一亮,可運用于紡織印花、鞋子、泳裝等企業的場景。
“當前制造業正面臨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的深刻轉型。數轉中心主要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聚焦企業實際需求打造適配的應用場景,如‘AI +供應鏈’‘AI+智能排產’等,借助人工智能更好地為企業賦能。”數轉中心技術顧問楊帆說。
福建加快從制造業大省邁向先進制造業強省,在新質生產力催動下,正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在福建,智慧工廠展現新樣貌,數字化車間重塑企業生產流程,采礦業向全流程無人模式轉變,機械制造業積極優化生產工藝……
2025年4月24日17時17分,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出征太空。由泉州晉江潯興SBS生產的航天服拉鏈,再次跟隨航天員一起體驗太空旅程。
潯興在自主研發這款拉鏈時,其材料、工藝等各方面都經歷了無數次試驗和改進,每個細節都經歷了超百次測試。
在潯興的生產線上,“新”意奔涌:通過5G賦能AGV物流系統,服務百余個關鍵點位;智能倉儲中心依靠先進的感應系統與智能算法,猶如巨大的機器人無縫配合……“潯興股份已實現關鍵設備聯網率80%,生產效率提升20%、進出庫效率提升50%、訂單完成周期縮短20%。”潯興股份生產制造中心總監何國平說。
向“智”提質,始終是傳統產業抵御風險、增強“抗壓”能力的最大底氣。福建持續深化“智改數轉”,推動傳統產業“換芯升級”。今年一季度,福建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4.4%。目前,全省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占比達到71.8%,居全國第二位。
雙鏈“共舞” 協同發力
采訪三寶集團時,一組數據引起記者關注:一季度,三寶集團納稅2.84億元,同比增長3.7%。
稅收數據反映的是企業利潤。在中國鋼鐵市場“快速擴張、產能過剩、綠色轉型”的進程中,三寶集團加快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2018年,攻克了我國在海洋經濟發展項目建設中鋼筋的腐蝕性難題;2023年,投產國內首條短流程特殊鋼寬厚卷板生產線……
當前,三寶集團的冷軋硅鋼及金屬制品深加工項目正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預計今年年底陸續投產。據介紹,投產后,預計新增產值200多億元,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
以“鏈主”三寶集團為龍頭,漳州薌城區冶金新材料產業集聚效應逐漸形成。在三寶新材料產業園里,已有旺鋼工貿、鋼寶工貿、聚盛制造、寶閩供應鏈、建發鋼鐵物流等企業入駐,據測算,這5家下游用鋼企業熱軋年需求量在100萬噸以上,產值約40億元。
構建“大集群、全鏈條、高韌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是福建發展縣域經濟的題中之義。
“嗖——”一枚生雞蛋從6米高的露臺拋下,落地時蛋殼竟無一絲裂痕,奧秘就是地上的石墨烯墊子。這一種可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新材料,被泉州市星達鞋服材料有限公司用在跑鞋上。
一雙跑鞋帶動該公司全年營收突破2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這背后是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共振。自星達與福建海峽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聯合實驗室起,兩年內,該實驗室測試樣品170多個,石墨烯改性復合材料成本從每平方米2000余元降至100余元,碳板加工時間由8小時縮短至17分鐘。
串珠成鏈,集聚成勢。今年,福建將“四鏈”深度融合作為推進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的主線,元旦后發布《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白皮書(2024)》,春節后即召開全省“四鏈”融合現場會。一季度,全省組織開展“四鏈”融合對接活動123場,覆蓋64個縣域65條細分產業鏈。
福建深化鏈上企業分工合作,聚力“點上突破”,推動“面上提升”。
寧德時代吸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80多家企業落地我省有關縣域,企業所需的原材料85%以上可實現就近配套和采購。
我省竹產業串聯帶動全省20多個縣域2300多家企業協同發力,形成三明、南平、龍巖等產業集聚區,支撐起千億元級的大產業。
……
企業“出題”,科研院所“領題”、聯合“答題”,最終在生產線上“驗題”,這樣的創新路徑,在八閩大地越來越清晰。福建正以“愛拼敢贏”的精氣神,緊抓新一輪科技變革機遇,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書寫更多絢麗篇章。
記者 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