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亮點:
智能尋根系統
都有啥?整合地方志、僑鄉變遷記錄等史料資源
怎么查?輸入提示詞,DeepSeek智能體就會精準地匹配族譜、人物關系等數據
方便嗎?族譜查詢原本可能需要數周時間,現在可縮短至分秒
僑胞尋根,AI也能“搭橋”。近日,廈門電信聯合同安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廈門智慧同安數據有限公司等,推出福建省首個基于DeepSeek的地方文史僑史應用平臺——“僑脈智聯”,旨在為海外僑胞尋根搭建“數字橋梁”,讓千年文脈擁有“智慧大腦”。
“搶救高齡老人的記憶,就是與時間賽跑。”發布會上,同安區僑聯主席莊韋萍道出文史數據搶救的緊迫性。此前,為加快項目進度,廈門電信與同安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史志辦、區檔案局等組建項目攻堅小組,開展超10次跨部門研討與實地考察,將該項目開發周期從數月壓縮至5周以內,把17輯超1000頁同安文史資料轉化為可交互數字資源,使零散僑鄉記憶拼合成完整圖景。
基于海量文史大數據,“僑脈智聯”平臺的“智能尋根系統”是最大的亮點。“海外僑胞可以在系統輸入提示詞,如‘民族英雄陳化成子女信息’,DeepSeek智能體就會精準地匹配族譜、人物關系等數據。系統整合了地方志、僑鄉變遷記錄等史料資源,能夠將原本可能需要數周的族譜查詢時間縮短至分秒。”廈門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該平臺還搭建了可視化知識圖譜,編織人物、事件、地址等動態知識網絡,能夠展現歷史長河中“實體”的因果鏈、關系鏈,實現一鍵溯源。結合 Dify 智能體與 RAGFlow知識庫功能,使用者還能快速檢索《同安大事記》等文獻記載,關聯民俗文化等立體化信息,更快更全地查詢文史資料。
(廈門日報記者 許曉婷 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