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新晉“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的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創新打造“咖啡+非遺+國潮”消費新場景,推出咖啡、養生、復古、文藝四大主題市集,千年古街掀起時尚“潮玩”風。
▲“時光巷·文創”庭院內設置的“莆田”打卡墻十分醒目。
▲梁宗興介紹制作咖啡的器材。
傳統紅磚古厝與摩登咖啡館如何奇妙共生?地處廟前街陳言故居的“時光巷·文創”是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一處顯著地標,這里中西交融,匯聚咖啡、書局、文創,讓古代名人故居在現代咖啡香與書卷氣中煥發新生。這天,我們來體驗。
“我們家喝咖啡持續了20多年。內兄于2000年前遠赴意大利從事服裝加工行業,事業穩定后,經?;貒接H。他帶回喝咖啡的習慣,影響了全家人。”“時光巷·文創”經營者梁宗興的老家在秀嶼區笏石鎮,2018年他在杭州桐廬經營民宿生意,2020年回莆過年時得知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正在修繕,便與家人前往察看,最終決定回鄉租賃街區民居開設咖啡館。
然而,新潮飲品和百年古厝的CP(組合)并不被看好,很多人勸他改成茶館,他卻認為將現代元素融入傳統建筑,營造文藝場景,能帶動“Z世代”走進古厝,感知莆仙文化。
2022年,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開街,“時光巷·文創”入駐,經營面積500多平方米,是街區最大的一家咖啡館。梁宗興希望,透過“時光巷”,看到過去,感受現在,照見未來。
“咖啡產自非洲,盛行卻在歐洲。”窄小的吧臺里,梁宗興熟練地制作咖啡。他接入18克咖啡粉,萃取36克咖啡液,制成一杯意式咖啡。
“意式濃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就是一杯美式咖啡。傳統的咖啡澳白、卡布奇諾、拿鐵的區別是加入牛奶的比例不一樣。”他告訴我們,咖啡制作最難的步驟是拉花。
他把一份打發好的綿密柔滑的奶泡注入萃取好的咖啡里,或高低注入,或繞圈注入,轉眼間,一只白天鵝便“浮出水面”。
“我們來試試。”看似容易的拉花,做起來難,手法力道更有講究。作為初學者,我們難以精準地調控注入咖啡杯中的奶泡流速、粗細以及擺動幅度,無法輕盈地勾勒出藝術圖案。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產,“時光巷·文創”獨創莆田四大名果的果汁制成特調咖啡,讓游客通過咖啡品嘗莆田味道。在梁宗興手把手的示范下,我們用當季的莆田枇杷汁,制成了一杯枇杷果咖。輕抿一口,枇杷的酸甜和咖啡的醇香在唇齒間流淌。
手捧親身沖泡的咖啡和果咖,我們穿過鋪面,進入后院。
微風輕拂,風鈴叮當,蝴蝶在綠葉間翩躚飛舞,藤蔓爬上老墻,古井靜臥墻角……梁宗興說,這口古井是宋代的,比古厝的歷史還要悠久。
古厝建于明代,是莆田名士陳言的宅邸。陳言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官至南京刑部郎中。他的兒子陳經邦既是帝師也是太子太師,官居禮部尚書。
“你們看,垂掛的這根樹干像什么?”站在院前廳堂設置的陳言書局里,梁宗興手指前方。
順著手指方向,只見樹干后的木屏風上,一頂莆仙戲帽和一方官印很是醒目。“像龍!”我們脫口而出。梁宗興告訴我們,很多人以為這是狀元帽,其實不然,這是莆仙戲里陳經邦戴的官帽。陳言故居也是陳經邦的祖居,陳經邦在這里生活26年,“龍”“官帽”“官印”,象征屋主的身份。
我們從陳言書局的書柜上,取一本書,品味咖啡,翻看書頁,身心放松。放下書本,走進各間會客廳,體驗不同主題,十分愜意。
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開街以來,成為莆田一張靚麗名片,游客紛至沓來。散發著咖啡香的時光巷尤其受到外國游客和海外僑胞青睞。去年暑假,梁宗興接待了美國福建華商會組織參觀的十多位美國友人。大家圍著吧臺看梁宗興制作咖啡,當梁宗興遞上一個個印著中國書法的咖啡杯時,美國友人驚呆了,“咖啡到了中國,可以這么中式!”
陳言故居有500多年的歷史,既不能破壞傳統布局結構,又要讓客人感受莆田濃濃的文化底蘊,還要在此享受靜謐與松弛,梁宗興花費大量的心思進行裝修裝飾,在這處有故事的建筑里植入藝術元素和美學理念,把“時光巷·文創”打造成展示莆田IP的一個窗口。
“我們如此熱愛莆田”,墻上的這行字反映了梁宗興的心聲。他把莆田民俗、小吃、特產、名人、地標、莆仙話等拼成“莆田”二字,在庭院設置打卡墻;他在陳言書局共享自己四處淘來的莆田文獻專著;他變廢為寶,把撿來的瓦當、木構等,作為裝飾點綴,展示莆仙傳統民居特色;他制作20多個莆田地標印章,無償供游客蓋章;對外展示莆田元素明信片和帆布包;他既當老板,又當導游,講述莆田故事……
如今,兼具文人風骨與官宅氣韻的陳言故居已成為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典范,央視多次進駐取景,在全國展示時光巷里的莆田文化,讓更多人知道莆田、了解莆田、愛上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