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起,我市著力建立并逐步完善學前兒童普通話工作機制,及時了解各幼兒園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工作進展情況和實施效果。
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工作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的一項重點工作,列入國家教育事業“十四五”和語言文字事業“十四五”兩個發展規劃。我市高度重視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細化工作安排,加大力度,確保落實見效。在具體措施上,我市因地制宜,健全師資隊伍,嚴格落實幼兒園教師持教師資格和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制度,幼兒園教師資格申請人和新錄用的幼兒園教師,普通話水平均達到國家統一的二級乙等及以上標準。開展“3—6歲學齡前兒童普通話水平”摸排工作,以是否會使用普通話進行日常基本交流為標準,摸清3—6歲兒童掌握普通話情況,建立臺賬。創設良好環境,繼續推進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強化督促檢查,整體提升幼兒園語言文字工作水平;引導基層教師轉變教育觀念,遵循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規律;指導幼兒園創設豐富的普通話教育環境,重點發展學前兒童學習普通話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交往的機會,鼓勵幼兒用普通話與成人和同伴進行交流,促進幼兒在自然地應用過程中理解普通話的語言意義,并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多聽、多說、想說、敢說、有機會說普通話。加強幼兒園師資培訓,組織幼兒園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訓,幼兒園積極研發學前普通話教育資源,通過教學觀摩或集中培訓等方式,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和普通話能力。加強青壯年幼兒家長普通話培訓,開展“推普鄉村行”活動,深入鄉村基層舉辦青壯年幼兒家長學習普通話課堂,提高他們的普通話水平,通過家園共育聯動,創建合格的家庭語言環境。
從2022年起,市教育局、市語委辦建立并逐步完善學前兒童普通話工作機制。即,建立幫扶機制,“十四五”期間,組織開展七大片區城鄉幼兒園對口支援和定點幫扶等活動。建立定期監測機制,要求各幼兒園將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工作作為本園語言文字工作重中之重,對學前兒童普通話交流能力結合省編教材開展定期跟蹤監測。建立檢查督促機制,組織專家對各幼兒園推進落實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工作情況開展檢查督促和指導。
(記者 許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