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傳遞時代之聲,理論照亮前行之路。
今年以來,一股股思想的暖流熱烈涌動在惠安大地。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在重要會議召開后的第一時間、在重大主題宣講工作策劃部署的第一階段,總能見到宣講員宣講的身影;從線上《電波課堂》宣講品牌,到線下廊橋宣講、古厝講史、漁船聽課、花房傳技、大眾講壇,總能看到一個個本土化特色品牌陸續推出,全縣理論宣講品牌矩陣逐漸成型……惠安理論宣講工作以創新的勇氣和實際成效邁出堅實步伐,更好地發揮著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作用,凝聚起廣大黨員干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的澎湃力量。
精心謀劃 整合資源——使宣講“接地氣、有生氣”
今年來,惠安縣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理論宣講工作,圍繞增強基層宣講實效性,在突出宣講重點、豐富形式載體、建強宣講隊伍、優化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探索,創新開展了“1+1+N”宣講活動,打造了“‘惠’明理”特色宣講品牌。一場場生動的宣講,傳播黨的理論、闡釋政策主張、回應群眾關切、滿足群眾需求,為勇當全市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爭當第一方陣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
創載體。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融媒體中心在理論傳播中的“聯動效應”,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縣融媒體中心媒體陣地,田間課堂、漁船課堂、厝邊課堂、校園課堂、電波課堂等“四大課堂”宣講陣地,以及老年活動中心、學校、農村大戲臺、閑置古大厝等各類公共設施宣講陣地,建起群眾身邊宣講站,打通理論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鄉村講師團宣講員深入鄉村一線開展宣講 汪惠婷攝
建機制。創新拓展“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精品”的“1+1+N”理論宣講機制,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每周至少舉辦1場、各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每月至少開展1場理論宣講志愿服務(“1+1”)的同時,鄉村講師團各宣講小分隊每月分別組織2-3名宣講員到機關、農村、社區、企業(園區)等同步開展“N”場理論宣講,做到宣講不停歇、活動不停頓、惠民不停止。
強保障。印發《2022年度全縣理論宣講工作實施方案》《關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工作安排的通知》,在主題策劃、組織協調、人員選配、活動宣講等各個環節,建立一套完備的工作機制,確保理論宣講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開展。加大財政對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支持,在宣講隊伍的組建、培訓、宣講及購買宣講設備、學習材料等方面給予保障,推動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承接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項目、落實宣講經費補貼,確保理論宣講落實見效。
系列舉措務實創新,取得良好成效。據不完全統計,惠安今年來已組織開展各類宣講活動1000多場次,受眾10余萬人次,真正讓廣大群眾坐得下、聽得進、弄得懂、記得牢。惠安縣鄉村講師團獲評2022年全省基層特色宣講團,也是本次泉州市唯一獲評的宣講團,經驗做法先后被中宣部《黨建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等刊發推廣,被推薦參評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聯系實際 學用結合——把理論“講清楚、更精準”
一句句鏗鏘有力的理論宣言,一段段擲地有聲的話語金句,一張張生動鮮活的照片……8月5日,“強國復興有我”惠安縣理論“微宣講”比賽決賽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舉行。來自不同行業的宣講員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以親身體會和感受講述精彩故事,用大白話講活了大道理,用小故事彰顯了大時代,讓理論宣講“宣”聲鏗鏘、“聲”入人心。
人才是工作開展的關鍵。以賽促講,以賽代訓,助力打造一支“會講、能講、善講”的基層優秀理論宣講員隊伍。今年來,惠安統籌整合體制內外資源,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宣講隊伍,建立起理論專家、黨員干部、基層群眾為主體的,多層次、廣泛覆蓋、專兼結合的理論宣講員隊伍。積極引導各級宣講員做好“結合”文章,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老百姓的火熱生活、群眾身邊可知可感的人和事聯系起來,讓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動人心。
“強國復興有我”理論“微宣講”比賽精彩紛呈 汪惠婷攝
聚焦主題主線,講好“鼓勁話”。不斷優化宣講選題,組建“理論達人”專業宣講團隊,講深講透新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群眾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聚焦凝聚人心,講好“地方話”。挖掘“民間名嘴”“鄉賢能人”“地方名人”,組建“農村宣講小分隊”“文藝宣講小分隊”“惠女宣講小分隊”等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草根”宣講志愿者隊伍,突出身邊人講身邊事,面向老百姓開展促膝交流式“微宣講”,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借小場景展現大情懷,反映心聲、匯聚真情、傳遞力量。
聚焦服務發展,講好“貼心話”。結合省委“三提三效”行動、市委“強產業 興城市”雙輪驅動、縣委“兩看三比”等活動,以及疫情防控等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組織宣傳、農業、教育、黨校等優秀黨員干部組成宣傳報告員隊伍進行宣講,展示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拼搏奮斗的感人事跡,讓黨員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凝心聚力、勇毅前行。
創新形式 分層分眾——讓群眾“融進去、有共鳴”
“一個國家的進步,印刻著青年的足跡。一個國家的未來,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日前,在惠安大地上拉開了“福小宣·‘泉’民講·‘惠’明理”巡回宣講活動大幕。宣講中,講師們或通過閩南語快板的形式,或結合自身工作經歷,以鮮活有趣的故事, 持續深入開展特色化、創新性的宣講活動,將熱氣騰騰的理論宣講送到基層一線。
“福小宣•‘泉’民講•‘惠’明理”巡回宣講活動 汪惠婷攝
這是惠安理論宣講創新出彩的一個生動實踐。今年來,惠安積極創新宣講形式,通過多形式、廣角度的“好聲音”促進理論宣講聲聲入耳、入腦、入心。
“理論+文藝”。組織創作《夸夸錦豐新氣象》等系列文化文藝宣講作品,采取“文藝式”“故事化”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方式,結合“惠民惠安”群眾性文體系列活動,把理論“唱出來”“演出來”“展出來”,積極開創一條新時代“理論大眾化,文藝進鄉村”的理論宣講之路。
“理論+新媒體”。積極開辟新媒體理論宣講陣地,每周推出一期《電波課堂》,每月推出一期 “云宣講”短視頻,“惠安講古”“科普天地”等現有惠安電視欄目每季度推出一期理論宣講內容,讓理論課堂從“紙面”走向“云端”,通過微宣講的方式讓宣講工作多方位、立體化、全覆蓋。今年來,已推出《精彩“微宣講” 走“新”又走心》《理論宣講進基層 春風化雨潤民心》等一系列云宣講視頻,迅速走紅“朋友圈”。
“理論+閩南語”。精準對接基層需求,圍繞理論政策、農業科技、民生服務、農村管理等內容,根據群眾訴求,用群眾樂于聽、聽得懂的方言閩南語,釋民惑、解民憂。如,給鄉村農民講農事輔導,給企業員工講安全知識,給創業青年講創業政策等,讓老百姓“聽得懂,用得上”,實現理論供需無縫對接。
每場宣講精彩紛呈、催人奮進,每場宣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下一步,惠安將繼續創新基層理論宣講,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黨的創新理論送入尋常百姓家、沁入百姓心,進一步講出“惠安特色”,打造“惠安精品”,唱響“惠安聲音”。(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