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風送暖,福鼎市店下鎮溪美村紫菜采收接近尾聲。村民王儒杰的紫菜加工廠里,正加緊進行清洗、挑選、烘干、壓制等一系列半自動化流水作業,制作出一張張薄而輕的紫菜小圓餅,銷往全國各地。
“福鼎是中國壇紫菜之鄉。近年來,在優秀黨員和村民代表的帶領下,村里有識之士緊抓產業契機,陸續開辦了18家紫菜加工廠,為村民提供近600個就業崗位。” 溪美村黨委書記、村主任蘭秀紅告訴記者,按照四個月的紫菜采收期來算,紫菜廠每年可帶動村民人均增收1.8萬元。
紫菜采收后,又迎采茶季。
放眼溪美村茶山,茶園已顯新綠,茶樹吐露新芽。“上山采茶回來,就可以直接拿到茶青交易市場賣,省時省力。”村民雷衍輝說,該村共有800多戶茶農,每戶年均收入達3萬元。
以茶富農,該村持續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青交易市場,改變過去茶葉沿街零散交易的落后局面,為茶商茶農創造了一個更加公平有序的交易環境。目前,該村共開辦茶企14家,其中茶廠注冊SC商標6家,茶葉產銷鏈條逐步完善。
產業興,鄉村旺。作為省級“優勝村莊”,溪美村深入挖掘當地資源稟賦,結合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將企業開在“家門口”,圍繞教育、醫療、養老、娛樂等方面多管齊下,持續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2019年,溪美村著手推動福鼎市第二十一中學與原溪美小學整合工作,聚合優秀教育教學師資隊伍,提升教學水平。2022年溪美村又復辦溪美幼兒園,秋季招生120人,較好滿足教育發展需求。
同時,立足1個衛生所、6個衛生室的基本布局,溪美村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人才隊伍素質,切實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
“醫療資源好、生活環境優、基礎設施強……才能吸引店下敬老院項目落戶這里。” 蘭秀紅告訴記者,溪美敬老院占地面積9334平方米,總床位190張。一期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待建成后,將打造集接待、生活、康復、活動、管理及附屬用房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養老院,變“養老”為“享老”。
如今的溪美村,處處散發著活力與生機。蘭秀紅介紹,下一階段,溪美村將繼續爭取政策支持,推進紫菜、茶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依托下南里自然村百年古榕樹群,發展生態旅游產業。(見習記者 俞錦陽 通訊員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