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泰寧縣梅口鄉境元生態茶山內,茶農們頭戴草帽,手法嫻熟地采摘鮮嫩芽葉,構成一幅生機勃勃的茶鄉勞作畫面。
泰寧縣丹霞地貌與金湖小氣候交織,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環境,使得茶山的茶樹葉片肥碩、營養豐富。這里產出的綠茶、紅茶風味獨特,深受市場歡迎。
境元生態茶山負責人楊建華介紹,每年3月底,隨著氣溫回升、光照增強,茶樹紛紛吐出新芽,茶園便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采茶季。這段時間,茶山每日都能收獲大量鮮葉,經制茶師傅精心加工后,銷往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
境元生態茶山占地205畝,今年預計產量5000公斤,產值近500萬元。采茶季時,茶山大量雇傭當地村民,助力他們增收。
泰寧縣獨特的自然環境,為全縣茶產業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目前,全縣茶園面積達3萬畝,擁有60余家規模茶企及合作社,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8家,主栽茶樹品種超30個。
同時,各產茶鄉鎮深挖自身優勢,走出差異化發展道路。大龍鄉利用山林和海拔優勢,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2000畝茶園打造烏龍茶種植區,以“大龍翠韻”打響市場;朱口鎮依托交通與文化底蘊,打造茶旅融合項目,建設茶文化主題公園等,推出“朱口碧螺”;上青鄉將茶產業定位為主導產業,整合3600畝巖茶種植基地,引入11家茶企打造高端品牌,通過斗茶賽事提升影響力。在2024年三明市秋季茶王賽中,上青鄉選送的茶樣榮獲茶王、金獎等各類獎項21個,進一步擴大了當地茶品牌的影響力。
此外,泰寧縣還積極推動茶旅融合,實施“茶香金湖”等項目,構建茶葉全產業鏈。借助兩岸交流契機,邀請臺灣規劃師分享文創經驗,為產業發展開拓新思路。以景區模式建設長興世德堂茶莊園、上青王吉坑茶園等觀光型茶園,建成茶葉觀光工廠;以狀元茗、閱山水舍、晟境等特色茶旅民宿為示范,打造具有濃厚茶文化的茶旅小鎮、茶香小院、大眾茶館,發展研學康養業態,形成上青-朱口-杉城-梅口-大龍茶旅融合精品示范路帶。
為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泰寧縣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在種植環節,推廣生態種植;在加工領域,鼓勵建設標準化生產線;在品牌建設方面,加快推進“泰寧巖茶”公共品牌集體商標注冊,并舉辦推介活動;在人才培養上,聘請專家指導,引進并培育專業人才,與福建農林大學、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合作開展茶園管理、加工制作等培訓。
泰寧記者站 熊明歡 李少蘭 通訊員 黃勝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