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以外聘教練為主
學費數千到上萬不等
據記者了解,這些校園新興運動項目因為專業性比較強,所以師資以外聘的專業教練為主。像杭州維翰學校聘請的皮劃艇老師之一,就是著名皮劃艇運動員、2005年女子皮劃艇世界杯冠軍許亞萍。
但也有例外。杭州勝藍實驗小學的那位蹦床教練,就是學校的體育老師。“因為他當年拿過蹦床全國冠軍。”校長崔建軍說。有的學校也會因此對體育老師進行專業培訓,或者在招聘體育老師時,就設置了相關的特長要求。
師資和場地都有保證,這項目無論是選修還是社團都不愁招不滿,因為只會“爆滿”。有學校就發生過計劃開一個選修班,結果報名學生人數能組兩個班,為滿足學生的需求,不得不臨時增開一個班。
這些小眾運動
為什么要花大力氣引進
話說回來,雖然這些項目在歐美校園很普遍,但在國內卻屬于小眾運動,杭城中小學為什么要花大力氣引進?記者采訪發現,其實在校長和老師們的眼中,每個體育項目背后都有潛在的教育意義。
擊劍、網球和跆拳道是必修課,壁球、橄欖球、高爾夫、飛盤、射箭等是選修課,下學期還要開設攀巖、馬術和皮劃艇。在北外附屬杭州橄欖樹學校,幾乎能找到杭城校園所有新興體育項目的影子。校方表示,這么折騰的原因,一是學校的教育理念,把強健體魄放在首位;二是各個項目起源于不同的國家,體育老師也來自歐洲、非洲、南美洲、亞洲等,能讓孩子們在體育運動中,感受到世界各地的運動精神。
率先引進皮劃艇課的杭州維翰學校,考慮的則是讓學生們除了游泳,也接觸一些其他的水上運動,開闊眼界,和國際接軌。
也有考慮到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在天地實驗小學校長王雷英的眼中,高爾夫不僅僅是高爾夫,還是一種素養。她說:“讓高爾夫走進學校,不僅是教會孩子一項運動,還有禮儀、規則、團隊精神和自我判斷等綜合素養。”
還有的是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我們學校引進蹦床,首要原因是孩子們比較喜歡,其次是蹦床除了強健體魄,還能增強協調性、鍛煉膽量等,另外還有一點點機緣巧合,體育老師剛好是蹦床全國冠軍。”勝藍實驗小學校長崔建軍坦言。
此外,或許是亞運會即將在杭州舉辦的關系,杭城近年體育氛圍漸濃,這些小眾項目都陸續成立了俱樂部或開辦培訓機構。為普及項目,他們愿意給學校提供免費的優秀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