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將迎來“立秋”。最近,不少家長發現寶寶出現了嘔吐、疲乏倦怠、腹瀉,甚至發熱等癥狀,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秋季腹瀉”。什么叫秋瀉?又該如何預防呢?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小兒消化內科專家田越英副主任醫師為您支招。
寶寶突然低燒嘔吐
8月份來臨,家住思明區民族路附近的謝媽媽發現自己8個月大的寶寶有些異樣。寶寶最先有些小感冒,身體微微有些發熱。原以為是最近天氣熱,開空調的時候凍著了。后來她發現寶寶開始嘔吐、拉肚子,一天下來拉了6次,而且大便很稀。寶寶也因此變得有些憔悴了。于是媽媽趕緊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田越英醫師告訴謝媽媽,寶寶的這種情況是秋瀉。8月份開始,很多寶寶都出現了這種現象。
田越英介紹,夏末秋冬季節是低齡寶寶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秋瀉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其他季節,秋瀉屬于散發病例,可能好幾天才碰到一例。從8月開始,秋瀉的發病就較為集中了,每天都能接到多起寶寶秋瀉的病例。多的時候一天會有二十幾個寶寶前來就診。
醫生提醒,秋瀉最喜歡找6個月-2歲的寶寶麻煩,多以嘔吐、精神倦怠為首發癥狀,或伴有發熱等不適,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樣,嚴重的寶寶可出現腹瀉脫水,危及生命,因此媽媽們千萬不可忽視寶寶拉肚子的情況。
及時補液防脫水
那么怎樣預防秋季腹瀉呢?
田醫師給出了一些建議:腹瀉最需防“病從口入”,家長們要多給孩子洗手,讓孩子吃加熱過的易消化的食物。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秋瀉的癥狀,在患兒能進食進水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嘔吐和腹瀉的次數評估液體丟失量,并給予適當的補充。
現在市面上的口服補液鹽Ⅲ就是專為兒童設計的,再配合胃腸黏膜保護劑和益生菌,大多數寶寶的病情可以在3-5天內緩解。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嘔吐頻繁,不能進食進水且精神疲乏、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那么孩子可能出現了嚴重脫水,此時家長應立即帶患兒到醫院就診。母乳喂養可防腹瀉。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