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廈門晴雨交加,蚊子活動越發活躍。廈門什么蚊子咬人最“狠”?防蚊滅蚊有何訣竅?晨報邀請廈門市疾控專家為您解讀。
什么蚊子在廈最常見?
“花蚊子”咬人“準狠癢痛”
根據廈門市疾控中心的監測,廈門常見蚊種包括致倦庫蚊、白紋伊蚊和中華按蚊。其中,致倦庫蚊喜歡傍晚或夜間出沒,吸取人畜血液;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身上有黑白花紋,常出沒在綠化帶、草地等戶外區域,多在白天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伊蚊咬人準、狠、癢、痛,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戶外活動時如何防護?
穿淺色長衣長褲不易被咬
蚊子對人體的危害不僅僅是引發瘙癢和紅腫,還可能傳播疾病。被蚊子叮咬后,應避免用力抓撓,可使用肥皂和水清洗被叮咬部位,以減輕瘙癢和紅腫。
體溫較高者、運動后出汗者容易被蚊子“盯上”。人們身穿深色衣物時,因吸熱和視覺對比強烈,也容易被蚊子發現。人體散發的汗液成分,如乳酸、氨、尿酸,以及皮膚微生物群落等,都可能影響蚊子的選擇。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蚊滅蚊、避免叮咬?戶外活動時,建議穿淺色長衣長褲,減少皮膚暴露面積,減少在草叢、竹林、積水等附近長時間停留。運動出汗后容易招蚊子,盡快洗澡可減少被蚊子叮咬的可能。
外出時可在暴露的皮膚及衣服上足量噴涂驅蚊劑,出汗較多或在戶外長時間逗留應及時補涂。可選用含有避蚊胺、驅蚊酯、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驅蚊劑,按產品說明涂抹或噴灑在暴露的皮膚表面和衣物上,但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嘴巴,孕婦、哺乳期婦女、低齡兒童謹慎使用。
在家時可安裝紗門紗窗,阻擋蚊子進入室內;睡覺使用蚊帳,不給蚊子可乘之機。必要時家中可使用化學殺蟲劑殺滅蚊子,例如蚊香、電熱蚊香液(片)、殺蟲氣霧劑等產品。使用殺蟲氣霧劑前,應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閉或遮蓋,避免污染。氣霧劑可直接對準蚊子噴射,也可以關閉門窗,向房間各方向噴射后離開房間,約20分鐘后打開門窗,充分通風后再進入。
如何驅蚊避蚊?
清理水體疏通淤積是關鍵
廈門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蚊子的一生要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前三個階段,其都在水里度過,直到變為成蟲才會上岸。雨后積水是蚊子繁殖的樂園,這也是為什么下雨后大家往往會發現身邊的蚊子多了起來。因此,防蚊滅蚊的重點是清除可能滋生蚊幼蟲的各種水體。
建議市民每周徹底清理家中及周邊積水,包括徹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蓋閑置的盆、罐、桶、缸、輪胎等容器;清理房前屋后溝渠,疏通天臺排水槽,保持水流暢通,填平洼地。家中水養植物每周至少徹底換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內壁和植物根部;寵物飲水碗、接水盤等同樣需要勤換勤洗。必須使用的儲水容器,例如水缸、水池,需嚴密加蓋或投放安全的滅蚊幼緩釋劑。
公共場所方面,重點關注綠化帶、公共停車場、垃圾或雜物堆放點、廢棄輪胎、管道井、集水井、排水溝等,主要采取清理衛生死角、翻盆倒罐、疏通和清除淤積、沙土填埋等方式清理蚊子。
(海西晨報 記者 黃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