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增長極
廈門跨境電商出口連續六年增速超50%,今年一季度跨境電商出口65.8億元,本地口岸出口同比增長53%,占全省跨境電商出口比重超40%。2024年,在商務部對全國165個綜試區綜合評估排名中,廈門位居前列
產業集聚區
目前我市已引入亞馬遜、谷歌、京東、速賣通等國際跨境電商龍頭平臺,培育雨果跨境等綜合服務平臺,聚集跨境電商賣家近6000家,形成寨上、軟件園三期等產業集聚區
中跨展
瞄準廈門豐富的跨境電商資源,2021年市貿促會牽頭發起推出首屆中跨展。歷經四年錘煉,如今這一展會已成為國內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產業門類最齊全的跨境電商專業展會之一。第五屆中跨展以超過1500個國際標準展位,展示了30多個特色產業帶、30多個跨境電商主流平臺和上百家服務商,人流、商流均創歷史新高。
裁剪、縫制、包邊……經過數十道工序,一個個設計考究、做工精良的箱包從廈門駿琪箱包智能化產線上完成加工,貼上標識,整齊碼放,隨后運往廈門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
依托廈門成熟的跨境物流體系與數字化貿易平臺,經過報關、清關等一系列流程,這些箱包搭乘中歐班列或遠洋貨輪,跨越萬水千山,最終抵達歐美多國的消費者手中,將“中國制造”的品質與時尚輸往世界的各個角落。駿琪箱包深耕傳統行業20多年,這幾年跨境電商為它這樣的傳統企業,打開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類似這樣通過廈門跨境的“中國制造”還有很多,包括Cosplay配飾用品、燈具、衛浴產品、五金配件等。僅以中國首條“絲路海運”電商快線為例,據統計,自2022年開通以來,超過147.1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快遞,經由超過130艘次的快線從廈門駛向菲律賓。截至今年3月,通過這條電商快線出口的跨境貨物已經突破200萬件,換個算法,約等于每艘船接近15000個包裹,從廈門駛向全球。
上個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廈門)國際跨境電商展(以下簡稱“中跨展”),以超過1500個國際標準展位,展示了30多個特色產業帶、30多個跨境電商主流平臺和上百家服務商,人流、商流均創歷史新高,為觀察廈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提供了絕佳視角。
資源聚集
中跨展應運而生
那么,中跨展緣何而生呢?一個專業展會的誕生與發展,與當地產業鏈的完善與升級,相輔相成。“廈門擁有完善的跨境電商生態圈和便利的跨境電商服務鏈條,跨境電商正成為廈門外貿的重要增長極。”廈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列出一組數據:廈門跨境電商出口連續六年增速超50%,今年一季度跨境電商出口65.8億元,本地口岸出口同比增長53%,占全省跨境電商出口比重超40%。2024年,在商務部對全國165個綜試區綜合評估排名中,廈門位居前列。
同時,產業集聚明顯。目前,我市已引入亞馬遜、谷歌、京東、速賣通、阿里國際站、Shopee等國際跨境電商龍頭平臺,培育雨果跨境等綜合服務平臺,聚集欣維發、和新等跨境電商賣家近6000家,形成寨上、軟件園三期等產業集聚區。
不僅產業基礎扎實,我市也持續提升物流暢通能力。截至目前,我市開通20條全貨航空航線,通達洛杉磯、紐約、巴黎、圣保羅、東京、馬尼拉等城市,開通東南亞海運航線。而且,廈門對臺特色凸顯,開通對臺“三通”海運航線,2024年對臺跨境電商出口占全市跨境電商出口三分之一以上。今年4月,我市完成國內首票對臺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一季度對臺海運快件箱量、貨值同比增長79%、64%。
“正是瞄準廈門豐富的跨境電商資源,2021年市貿促會牽頭發起推出首屆中跨展。”廈門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中跨展是廈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必然,歷經四年錘煉,如今這一展會已成為國內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產業門類最齊全的跨境電商專業展會之一。
作為服務商的指紋科技也有同感,其相關負責人何志聰說,中跨展在促進服務商與賣家精準對接上,著實下了不少功夫。今年展會設置多個不同功能的區域,像一個大型“跨境超市”,賣家和服務商都能在對應的區域,精準找到自己的專業客戶和服務。
精準鏈接
POD正成為產業趨勢
由于技術創新驅動,且消費者需求多樣,跨境電商產業具有變化快、市場活躍的特色。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上傳個性化圖案,實時預覽效果并下單后,訂單即刻傳輸至合作工廠完成定制生產——POD無疑是今年展會上流行的熱詞,也是跨境電商產業當下最新的流行趨勢。
何為POD呢?簡單說,這是Print on Demand的英文縮寫,即按需打印,是一種定制化電商模式。由于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在衣服、杯子等,打印上自己喜歡的圖案,逐步發展為一條龍服務模式。其憑借“零庫存、高利潤、低退貨”的顯著優勢,正在全球貿易市場掀起新浪潮。
廈門思迪科技有限公司的小白T就因此成為“爆品”,通過廈門跨境平臺,發往美國、西班牙、泰國、菲律賓等全球多國。“客戶可以在我們的白T上,打印自己需要的各種圖案。”思迪科技相關負責人簡婕告訴記者,他們平臺也提供圖案選擇,一鍵定制,一件代發,批發的也有。
“從去年八九月開始,需求持續暴增。”簡婕說,今年截至目前,訂單增長了兩三倍,還供不應求,客戶主要集中在歐美。受小白T的啟發,思迪科技正將這一定制化模式,往衛衣、背心、童裝、地墊、毛毯等家居用品延伸。
各式各樣的圖案印制,離不開噴繪設備,廈門芊貝服飾有限公司就是發力這一賽道的企業之一。“我們原來是做服裝的,積累了豐富的圖案噴繪經驗。”展位現場,芊貝服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兩年,隨著各類個性化圖案需求的暴增,他們從傳統服裝生產,拓展到數碼噴繪設備研發制造,為各類服飾、壁畫、酒瓶、杯子、地墊等,提供一站式數碼印花解決方案。
從產品、設備、系統,再到方案,展會上POD展區一應俱全,跨境電商精準鏈接。“我們提供全球 POD 托管服務,從選品、設計、生產、物流到售后,全程幫賣家搞定,他們能把精力都放在店鋪運營和市場拓展上。”何志聰告訴記者,依托發達的紡織鞋服產業,POD已經成為福建的優勢產業。行業統計顯示,目前全球超80%的優質POD產能集中于福建地區。作為在廈門成長起來的企業,指紋科技對這種生態活力帶來的便利深有感觸。
優勢產業
用好廈門這一“出海口”
今年的中跨展,九牧衛浴加入參展隊伍。“中跨展這兩年人流量、影響力都在不斷提升。”九牧展區產品負責人楊先生告訴記者,九牧每年在全球參加多場展會,中跨展就在“家門口”舉辦,廚衛作為廈門的優勢產業,更應“近水樓臺”,用好這個“出海口”。
展會上,九牧衛浴展出了陶瓷系列的智能馬桶、花灑等最新產品。“這款智能馬桶一靠近就自動開蓋,且一沖即凈,不沾污漬。”楊先生說,今年上半年,僅這款產品就出口超過120萬套,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超過50%在東南亞市場。他們還根據各國的生活習慣,對產品進行適當調整,更“接地氣”也更受歡迎。
廈門衛廚產業幾乎占據我國衛浴出口的“半壁江山”,產品遠銷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2萬個重點深度合作客戶,誕生了路達、建霖、松霖、金牌廚柜、威迪亞等一批各領域的全球“隱形冠軍”,是通過廈門跨境出海的“主力軍”。
全球“健康消費”需求持續升溫,除了衛浴,母嬰及成人護理市場也在穩步擴容。作為我國重要的衛生用品生產基地,福建省紙尿褲產業憑借技術創新、產業鏈完善及政策賦能,正加速拓展國際市場。
“我們正計劃開通抖音的海外銷售渠道。”來自泉州的熊先生擠進抖音展區,向產品經理詳細咨詢海外開店事宜。他告訴記者,他們工廠在泉州,主要做紙尿褲、衛生巾等母嬰產品。目前他們年產值已超30億元,最火的爆品銷售量破10億件。此前,他們主要在國內賣,今年他們想做自己的品牌,通過抖音等跨境平臺,向海外市場開拓。除了抖音,他也現場咨詢了亞馬遜、阿里國際等,都收到不錯的反饋,給了他很強的信心。“有國內良好的基礎,相信通過廈門這個跨境平臺,能助力我們穩扎穩打開拓海外市場。”他說。
熊先生這一底氣源于我省該產業在海外的競爭力,以及廈門良好的出海條件。據廈門海關統計,今年1月至5月,福建省出口紙尿褲(含嬰童與成人護理用品)43.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82%,出口值居全國第一,產品遠銷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民營企業是我省出口紙尿褲的主力軍。前5個月共出口紙尿褲36.16億元,同比增長8.46%,占同期福建省紙尿褲出口總值的83.74%。
抓住這一產業的出海優勢,我市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對像熊先生經營的這類首次出口紙尿褲企業,提供樣品檢測指導,深化與各國質檢機構的信息互認;針對歐盟REACH法規、美國FDA兒童產品認證等技術壁壘,建立“企業問題清單”;同時推行“提前申報+兩步申報”模式,應用智能審核、無紙化申報及“7×24小時”自動審核系統提升監管效率。
優化扶持
建立跨境共生共榮生態
“這種‘本地賣家需求反哺平臺優化,平臺服務支撐賣家成長’的互動,是我們和廈門跨境生態共生共榮的體現。”何志聰告訴記者,目前,指紋科技已對接亞馬遜、TEMU、SHEIN 、TikTok、速賣通等超過15家主流電商平臺,訂單自動同步,商品一件代發,并實時跟蹤物流軌跡。接下來,他們還會繼續扎根廈門,借著本地良好的外貿氛圍,和更多同行、賣家一起把跨境服務做得更扎實。
今年6月,全球定制網在廈門正式上線,這是一個專注于跨境POD定制的垂直平臺。目前,網站已鏈接位于美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巴西、墨西哥、日本、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國的數十家定制工廠,通過柔性定制供應鏈(即按需靈活生產的供應系統)和AI智能化SaaS平臺(網絡智能軟件服務系統)應用技術,滿足全球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的定制需求。
“POD的爆單秘籍就是一個字——快。48小時生產發貨,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快速補貨、快速發貨。”全球定制網(廈門)科技有限公司CEO劉宏說,發揮廈門跨境優勢,鏈接海外工廠,可以提升物流時效,減少國際貿易政策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廈門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開放包容的城市基因及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深耕廈門多年的阿里國際站相關負責人說,廈門在跨境電商、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領域,有產業集群優勢,中小企業生態活躍。尤其是有著豐富的國際化人才儲備,為阿里國際站服務的外貿企業鏈接全球市場提供了堅實基礎。
這幾年,我市不斷完善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為吸引更多電商人才,我市支持跨境電商企業人才參評市級高層次人才,尤其新引進的人才,均享受相關優惠待遇。
為促進我市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我市推出專項資金扶持, 對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等進行扶持;支持對臺海運快件發展,持續推進對臺“南向通道”建設,打造對臺跨境電商集運中心;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參與海內外展會,助力企業開拓市場。
觀點
發展跨境電商 廈門有潛可挖
中跨展上,記者走訪了多家深耕廈門多年的服務商和企業,大家從實際出發,圍繞進一步推進廈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廈門還有兩個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在廈門市自貿商會副會長蘭天淋看來,廈門非常適合發展跨境電商產業,但廈門空運以及海空聯通的優勢資源還沒完全發揮出來,在跨境物流體系這塊,還有挖掘提升的空間。“跨境電商涉及面廣,不僅是部門之間聯動,還有和國家、兄弟省市之間的聯動。”他建議,廈門要加強橫向、縱向的溝通協調力,確保產業政策的持續性、連貫性,提升跨境電商產業的營商環境,也有利于更多服務商、平臺、機構等扎根、沉淀在廈門。
“電商是一個市民參與度很高的產業。”蘭天淋認為,要加強引導和規劃,廈門的賣家普遍規模不大,沒有形成自己的IP,這些都有待進一步引導和扶持。
業內人士紛紛指出,金融服務上,廈門雖然有基礎,但針對跨境電商企業資金周轉、匯率風險規避的產品還能再豐富些,比如更靈活的貿易融資,能幫企業減輕不少壓力。人才方面,行業發展快,既懂運營又懂外語和國際貿易規則的復合型人才還是不夠,加強高校相關專業建設和在職培訓很有必要。還有產業鏈協同,廈門產業帶豐富,但生產、物流、平臺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流程銜接如果更順暢,整個生態的競爭力會更強。
(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