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廈門海滄華附實驗中學、廈門市政環能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分’享綠色夢,‘類’聚新未來” 垃圾分類夏令營,通過三天沉浸式體驗,不少孩子實現從 “分類小白” 到 “環保小衛士”的轉變。這個暑期,海滄區不少學校圍繞垃圾分類主題開展了夏令營活動。
在校園里,學生們化身志愿者,分組穿梭在每一個角落,以實際行動開啟本次夏令營的環保之旅;在廈門環衛科普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學生們穿越時空長廊,依次參觀“城市環衛發展史”“智慧環衛科技” 等主題展區;在觀影區,學生們通過紀錄片,了解垃圾從產生到資源再利用的全過程,認識到垃圾不當處理對環境的危害;在廈門市翔安區再生能源電廠,學生們見證垃圾分類后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全過程;在“變廢為寶” 創意工坊,學生們用快遞盒、礦泉水瓶、紙杯等廢舊物品制作藝術品,并參與水果酵素DIY活動,將蘋果皮、西瓜瓤、紅糖按比例層層鋪入塑料罐,制作“對抗油污的秘密武器”。
活動舉辦方表示,通過參觀學習,學生們系統性掌握了環保知識,顯著提升了分類意識,“變廢為寶” 等活動激發了他們的環保行動力與實踐能力,一系列的體驗也將環保理念植入孩子們的心里。
(廈門晚報記者 李曉輝 通訊員 謝意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