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乒超聯賽第二階段賽程公布,國球職業聯賽正式進入“廈門時間”。2025賽季的乒超聯賽將以賽會制的形式為廈門球迷上演多場精彩對決。其實,這并不是廈門第一次舉辦乒超聯賽,早在2007年的9月9日,在廈門市體育中心籃排球館,廈門觀眾就第一次直擊廈門民企萬杰隆冠名并經營的乒超俱樂部在家門口“保級”,當年,17歲的許昕幫助球隊拿到兩分,成功“保級”。
相比18年前的初出茅廬,如今許昕已斬獲一個又一個世界大賽冠軍,7月25日,35歲的他將以上海地產集團隊二號主力的身份重回廈門,搭檔樊振東等隊友在廈門奧體中心鳳凰體育館出戰2025賽季乒超聯賽第二階段比賽。
18年前拿到兩分
許昕成保級最大功臣
在2007賽季乒超聯賽,當時的天山萬杰隆俱樂部主教練是劉國棟,運動員有劉國正、許昕、高禮澤和唐鵬等,球隊在廈門訓練的地點是國乒訓練館,主場則設在了陜西延安和湖南株洲。
賽季尾聲,天山萬杰隆隊進入保級的關鍵階段,經中國乒協批準,天山萬杰隆隊把第9輪與山東魯能的比賽放在廈門,比賽的地點是廈門市體育中心籃排球館。
這是廈門球迷第一次在家門口觀看乒超聯賽。許昕在第一盤單打比賽中3比2戰勝張繼科,隨后又在第四盤單打中3比0輕取魯能小將楊曉夫,助力萬杰隆隊以3比1鎖定勝局,提前一輪保級成功,彼時17歲的許昕成為萬杰隆隊保級最大的功臣。
18年后球市大熱
上座率有望超蘇杯
2007年,廈門球迷在僅能容納1500人的市體育中心籃排球館首次擁抱乒超,18年后,承辦乒超比賽的場館升級為可以容納18000人的鳳凰體育館。今年5月,鳳凰體育館剛剛承辦了世界羽壇的頂級盛宴蘇迪曼杯。廈門市乒協常務副會長溫哲告訴記者,根據今年乒超聯賽第一階段的火爆售票場面,廈門舉行的乒超第二階段比賽,門票極有可能再度“秒光”。
6月9日至11日,2025賽季乒超聯賽第一階段在可以容納10000人的河北雄安新區雄安體育中心體育館進行。6月3日晚6時,門票開售,不到一分鐘就售罄。盡管廈門鳳凰體育館的座位比雄安多出近一倍,但是按溫哲的分析,比賽正值暑假期間,廈門又是旅游熱門城市,門票銷售的火爆“幾乎成定局”。屆時,鳳凰體育館的上座率有望超過蘇迪曼杯。
22年前來廈封訓
國乒視廈門為福地
國乒自2003年起多次來廈訓練,在奧運會和世乒賽前夕,選擇廈門作為封閉訓練的基地,幾乎成為當時國乒男隊的“規定動作”。后來,國乒訓練基地也在廈門建成,國乒男隊的訓練條件得到了更好的改善。
幾乎每一次在廈門封訓后的世界大賽,國乒都能凱旋,蔡振華和劉國梁親切地將廈門稱為“福地”,每次來廈也視作“回家”。國乒每次來廈訓練,也都會舉辦高水平的對抗賽回饋廈門球迷。
獲悉廈門再次舉辦乒超的消息后,廈門市乒協會長郭躍華很是開心:“去年我還和央視前解說員蔡猛一起解說乒超,乒超來到廈門,對于廈門乒乓球運動的整體發展大有益處。”
第二次“擁抱”乒超
閩企或將冠名江蘇隊
今年的乒超聯賽常規賽,賽程是去年的三倍。本賽季乒超聯賽設男子、女子團體賽,包括三個階段的常規賽和最后總決賽,從6月持續到12月。常規賽第一階段已于6月在河北雄安新區精彩上演,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分別在廈門和烏魯木齊舉辦,總決賽將于12月26日至28日在南京舉辦。
乒超聯賽廈門站,由中國乒乓球協會、福建省體育局主辦,廈門市人民政府作為支持單位,是2025賽季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常規賽第二階段比賽,將于7月25日至28日在廈門奧體中心鳳凰體育館舉行。
此番第二次“擁抱”乒超,盡管目前福建沒有自己的乒超隊伍,但據來自乒超男團隊伍江蘇中超電纜·迎福臺俱樂部的消息,該俱樂部已向中國乒協遞交報告,申請從廈門站起更名為福建安井·中超電纜俱樂部。報告稱,新名稱符合乒超聯賽關于球隊名稱格式的慣例要求(包含地域關聯信息、贊助商名稱及球隊核心標識),總字數合規,能夠保持球隊的相對穩定性。
【鏈接】
今天17時乒超聯賽廈門站開票
賽程昨公布,15支隊伍展開4天角逐
廈門球迷翹首以盼的乒超聯賽廈門站賽程昨日正式公布,今天17時將通過秀動網、看個比賽兩個平臺正式發售。門票按場次發售,設置7個票價檔位,匹配觀眾多樣化的購票需求。最低價的G檔門票僅88元,A檔門票788元。
據悉,乒超聯賽全程采用奧運會團體賽方式,以5場3勝制進行,單場比賽采用5局3勝制。男子團體賽有9個俱樂部參加,女子團體賽有6個俱樂部參加。常規賽將進行雙循環賽制,常規賽排名前四的俱樂部晉級到總決賽階段,賽事全程4天。
賽事另設單日通票和全程通票,分別包括單個比賽日兩個場次的A檔門票,以及所有8個場次的A檔門票。兒童購票按全價票處理。
賽事實行實名制電子票觀賽,作為觀賽福利,購票觀眾可在購票場次當天,免費兌換2025年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常規賽第二階段廈門站紀念票(僅限當天購買的場次),紀念票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首輪門票發售在今天正式啟動,17:00和17:30將先后開售全程通票和單日通票,售完即止;18:18起開售所有場次門票。
(記者 路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