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殘疾人聯合會等十四部門聯合制定《廈門市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8年)》,聚焦孤獨癥兒童家庭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健全具有廈門特色的關愛工作機制,推動孤獨癥兒童“篩查-診斷-康復-教育-家庭支持-社會融合”全閉環服務體系建設。
廈門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是先行示范出臺孤獨癥兒童關愛行動專項實施方案的城市之一,方案在早篩數據共享、分層保障機制、綜合康復模式等多個環節都進行了創新性探索與優化,助力實現社會公平與包容發展。廈門方案以系統性、創新性、可操作性為特色,為全國孤獨癥兒童關愛政策升級提供“廈門樣板”。
強化醫療康復服務實現“應救盡救”
到2026年,廈門每個區將至少有1所三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提供孤獨癥診斷康復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將配備殘疾人康復醫生,重點開展0歲-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
在保障方面,廈門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制度,減輕家庭負擔。本市戶籍孤獨癥兒童康復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不超過1700元,持居住證兒童按福建省標準執行,并逐步提高補助標準,確保“應救盡救”。
優化教育支持推動融合教育發展
廈門將提升孤獨癥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不得隨意拒收能隨班就讀的孤獨癥學生,并逐步建立助教陪讀制度。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申報副高級職稱時,對論文、課題不做硬性要求,績效工資總量按不低于普通學校20%比例核增。
此外,廈門將探索“醫康教”輔助模式,針對不同孤獨癥程度兒童,鏈接醫療機構、康復機構、學校等資源,形成閉環式康復服務體系。
方案還提出,對符合條件的孤獨癥兒童家庭,依規納入低保,并免除1名照護人的非固定就業收入核算。政府將通過購買服務,提供心理疏導、托養照料、喘息服務等支持。
社會力量也將積極參與,企業、慈善組織、志愿者等將為孤獨癥家庭提供多元化幫扶。廈門將支持成立孤獨癥人士及親友協會,鼓勵其參與就業幫扶、機構監督等工作,形成全社會關愛合力。
(廈門日報記者 何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