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中國校園服飾供應鏈集散中心正式揭牌,這是惠安校服產業向規模化、智能化、品牌化邁進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惠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鮮明注腳。
揭牌儀式上,螺陽鎮溪西村被授予首塊“校服行業鄉村富民車間”牌匾。隨著“富民車間”依托集散中心模式在溪西村落地,原本分散在各家各戶的校服生產力量被有效整合。以往,零散的生產模式不僅管理難度大,安全生產隱患突出,還在接單能力上存在極大局限性。
溪西村黨支部書記 莊國強:這一次政府給我們頒發“校服行業鄉村富民車間”牌匾,讓我們把零散的群眾集中起來,有了一個更好的工作空間,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接單。同時,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地理優勢、產業優勢,結合我們本村的發展,把這個校服產業做得更好。
惠安作為中國校服發源地之一,曾享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美譽,在市場環境變化下,傳統校服行業面臨新挑戰。而此時揭牌成立的中國校園服飾供應鏈集散中心,將更好地為企業搭建起供應鏈平臺,成為惠安校服企業的“護城河”。
福建新同興針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子強:在惠安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從我們的街頭走到巷尾,一件校服就可以生產出來了,這個也是我們惠安的優勢之一。縣委、縣政府替我們把供應鏈平臺打造出來了,給我們帶來很多優點、很多優勢,可以提高我們的服務效率,節約物流成本;同時,給我們電商平臺打下了一定基礎,吸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來到我們園區,進一步豐富供應鏈體系。
校服產業鏈的完整高效,離不開每一個環節的精準銜接,惠安校服產業鏈曾長期受限于染整環節薄弱,制約高附加值產品開發。此次,惠安縣校園服飾裝備行業協會與石獅市染整同業公會強強聯合,通過補鏈合作,將有效填補產業鏈空白,既破解環保瓶頸,又讓中小企業以更低成本獲得一線工藝支撐。
惠安縣校園服飾裝備行業協會辦公室主任 辛景文:我們通過政策協同以及技術合作,可以引導惠安校服向綠色化、更高端化發展。這次與石獅市染整同業公會簽約,可以彌補惠安校服染整的短板,通過強鏈補鏈,推動惠安校服產業高質量發展,也起到在中國校服行業的引領作用。
中國校園服飾供應鏈集散中心的落地,成為產業邁向新高度、擴大影響力的關鍵引擎。從基層生產單元的革新,到產業鏈的協同升級,再到企業競爭力的強化,集散中心正全方位重塑惠安校服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