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護花使者”對不文明賞花者進行勸導。記者陳理杰攝
上周,晨報攜手廈門市委文明辦、市市政園林局,面向市民征集文明賞花公約。一石激起千層浪,愛花的市民紛紛致電晨報建言獻策,將愛花、護花進行到底。在市民的熱情推動下,今天,廈門首個文明賞花公約誕生。
市民熱議文明賞花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不文明賞花行為,而市民最痛心的不文明賞花行為之首,莫過于美麗的花兒被游人踐踏。
“現在摘花、偷花的人少了,最常見到的不文明賞花行為就是踏入花叢。”市民邱小姐說,據她的觀察,不少賞花地的花叢被人大面積踏平,其中不少是拍婚紗照的準新人所為。“比如,忠侖公園的油菜花田,很多婚紗攝影機構都喜歡在那里取景,準新娘穿個大紗裙,往花叢中一坐,一大圈花兒全倒了。”
游人多了,垃圾也跟著多了起來———晨報征集文明賞花公約時,不少市民就提出,應該號召大家賞花時“垃圾不落地”。“垃圾隨意丟棄,美美的花叢便出現了污點,破壞景致,也干擾了花叢里生物的生活。”市民劉女士倡議,賞花時人手一個垃圾袋,帶走垃圾,留下潔凈。
賞花時,人群的擁擠、嬉鬧,也讓不少市民反感。
綜合市民們的建議,晨報與市委文明辦、市市政園林局共同擬定了廈門市首個文明賞花公約。廈門文明賞花公約旨在營造整潔、有序的賞花環境,對賞花常見的各類不文明行為說“不”。留花枝頭,惜草腳下,輕聲細語,有序賞花。
小白鷺進公園倡護花
廈門市文明賞花公約有多“紅”?在它誕生前,廈門市園博苑、南湖公園、天竺山森林公園等單位的負責人,都盼望著這部公約早日“降生”,希望在它的帶動下,讓文明在公園內生根發芽、綻放“花朵”。廈門文明賞花公約誕生后,各大公園紛紛道賀,準備為它“接風洗塵”。
本周末,廈門文明賞花公約將首次落地忠侖公園,履行它的“職責”。
接下來,廈門市文明賞花公約還將開啟它的“播種”之旅。由廈門的文明使者“文明小白鷺”帶著這部公約,走進公園、校園、街區,在市民心中種下文明賞花的“種子”。
晨報也號召各界人士加入鷺島“護花使者”的隊伍,讓文明賞花成為你我的好習慣。
廈門市文明賞花公約
一、不采花,不踏草;
二、不攀爬,不推鬧;
三、不亂扔垃圾,不損壞公物;
四、不強占設施,不霸景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