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集美區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舉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近年來該區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集美是嘉庚故里,“十三五”以來,集美教育堅持傳承弘揚嘉庚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改革創新為發展動力,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近年來,集美區把教育發展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多措并舉增加教育供給,不斷拓寬辦學路子,優化教學質量,取得顯著成果。
據悉,集美區將于12月2日召開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總結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重點工作。
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十三五”期間,集美區柔性引進高層次教育人才37人次,在區內學校擔任首席教育專家、學校發展顧問和學科教學導師,有效推進學校特色發展、教師專業成長。為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成立中小學名校長工作室和50個名師發展工作室,搭建教師“六級遞進式發展平臺”和管理干部“五級遞進式發展平臺”,開展五級結對“雙帶教”活動,共培養了市級學科帶頭人及以上245人次、區級骨干教師948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集美區有2名教師獲得福建省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特等獎,占全省特等獎人數近五分之一;今年有2項課題被立項為全國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占全省立項課題總數的五分之二,教師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顯著提升。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集美區傳承嘉庚先生全面育人觀,深挖本土資源,全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德育方面,以“嘉庚精神宣傳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搭建課程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平臺;開發以嘉庚事跡為題材的德育課程,打造區域德育課程品牌,30所學校先后獲得全國、省、市級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和校園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在體育和藝術教育方面,該區學生體質健康和藝術素質測評合格率均達96%以上,創建國家、省、市級足球特色學校25所、國家級籃球特色校6所、國家級排球基地校2所、省級武術基地校1所,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誠毅育人品牌。
在勞動教育方面,集美區以創建勞動示范性學校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為抓手,加強新時代中小幼勞動教育,今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成果(2016年-2021年)
新建改擴建學校項目15個
新、改、擴建中小學校項目15個,新建、移交、回購幼兒園項目49個,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33770個。
普惠性幼兒園占比93.35%
引入國企辦園,將8所小區配套幼兒園轉成普惠園,增加普惠學位2160個,普惠性幼兒園占比從85.17%增長到93.35%,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從21.20%增長到40.38%。
創新合作辦學模式
創新九年制集團化合作辦學模式,“高位嫁接”區域內高校和本市優質中小學……(廈門日報記者 林桂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