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福醫二院”)鯉城院區5樓康復科門診燈火通明,5名患者正在接受推拿、針灸、拔罐等治療。為方便患者就醫,從上周開始,該醫院推出了夜間康復門診服務。
這僅是“延時門診”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近期,泉州市多家醫院推出了夜間門診、周末門診,試圖破解“請假看病難”的困境,為工作日難就醫的上班族、學生等患者群體提供更多便利。
如今,夜間、周末門診已推行一段時間,開診情況如何?老百姓就醫是否便利?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泉州市多家醫院,探尋這一服務模式的成效與挑戰。
福醫二院夜間門診,方便了不少患者
記者直擊
“下班也能看醫生”,夜間門診火爆上線
10日晚上7時許,福醫二院鯉城院區5樓康復科門診,駱雍陽醫生正為一位腰痛患者小郭做針灸。二十來歲的小郭是一名白領,需長期坐在電腦前工作,時間一久,常感腰酸背痛,需定期做理療。她告訴記者,以前要白天請假來醫院治療,現在有了夜間康復門診,就可以下班后再來做理療,“特別好,下班也能看醫生,不用擔心請假誤工!”
據悉,3月3日起,福醫二院推出夜間康復門診,提供推拿、針灸、運動訓練、拔罐、艾灸、理療等醫療服務。駱雍陽醫生告訴記者,來夜間門診的多是上班族或學生族,大多患有頸肩腰腿痛問題,開診以來,他們每晚大約收治10名以內患者。
11日晚上6時許,在泉州市正骨醫院刺桐路院區的軟傷科診室,廖聰龍醫生正為患者賴女士檢查左手臂。3個月前,賴女士的手臂被診斷為肩周炎,隔天就要跑一趟正骨醫院治療。“有時候趕不及下午時段治療,護士就會幫我順延到夜間門診繼續治療。”賴女士很感激,“夜間門診幫了我大忙。”
據泉州市正骨醫院推拿康復系統(刺桐)一級醫療學科帶頭人翁文水主任介紹,為錯峰解決上班族、學生族“請假難”“看病難”問題,早在兩年前,正骨醫院就在刺桐院區、中山路院區推出康復科、軟傷科夜間門診。而更早之前,推拿科就開設了夜間門診,夜診服務已經延續了十多年。
周末門診推出兩月,檢查治療更加便捷
上周日上午,在泉州市第一醫院城東院區門診大樓,各個診室候診區,都有多名患者在排隊等待。60歲王大叔(化名)在兒子的陪同下,掛了胸外科李旭副主任醫師的號。“星期天患者相對較少,我父親很快就拍完胸部CT。”王大叔的兒子告訴記者。診室里,李醫生給父子倆詳細解釋了病情及治療措施。當天,王大叔立即辦理了住院。
據了解,從2025年1月起,在保持各院區周六上午開診的基礎上,泉州市第一醫院試行在城東院區新增周日上午門診服務,開放包括骨科、眼科、婦科、產科、兒科、乳腺科、胸外科等24個科室門診。據統計,該院周日門診開診以來,就診人數不斷上升,自1月5日開診至3月9日,周日上午門診量達8390人次。
對話醫院
多家醫院“延時服務”,滿足患者多元需求
2023年5月,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印發《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方案(2023—2025年)》,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結合實際彈性安排門診時間,滿足上班、上學等人群的就診需求。
泉州一院周末門診,患者們正在候診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泉州地區多家醫院相繼開出夜間門診、周末門診,通過調整醫療資源,延長就診時間,滿足患者的多元需求。福醫二院、泉州一院、泉州市正骨醫院、泉州市中醫院、晉江市中醫院、石獅市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推出了夜間或周末門診。
區別于24小時的急診服務,夜間門診與周末門診屬于一種“延時服務”。通常情況下,夜間門診會根據患者診療需求情況來開設與調整,就診時間多為工作日晚6點至八九點,主要針對頸肩腰腿痛患者,為他們提供針灸、康復、推拿及中醫特色護理等醫療服務。周末門診則大多集中在周六、周日上午,有的醫院甚至實現周末全天開診,覆蓋全部或部分科室、檢查檢驗、藥房取藥等就醫環節,做到與工作日門診“無差別、同質化”的醫療服務。
“周末門診為工薪階層、學生等在工作日無暇就診的人群提供了便利,也可提供連續性的醫療服務。”泉州一院胸外科李旭副主任醫師介紹,開診兩個月來,越來越多患者選擇錯峰看病,整體滿意度還是蠻高的。據了解,目前泉州一院的周末門診還在試行階段,先行增開一些門診量較大科室。接下來,醫院將根據患者的診療需求等因素,考慮是否調整開診科室。
為調動醫生積極性,醫院推出激勵措施
一個門診的開設并非簡單派個醫生坐在診室里看病就好。有業內人士認為,開設夜間門診或周末門診,需要結合醫院實際、醫院診療量、患者診療需求、醫務人員工作現狀,以及醫院發展定位和分級診療體系建設要求等綜合考慮。
接下來,如何讓夜間門診、周末門診發展成為一項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優質便民醫療舉措,也是醫院需要考量的問題。據了解,為調動醫生的積極性,多家醫院推出了激勵措施,包括績效補貼、彈性排班、職業發展支持等。
(海都記者 劉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