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26日,“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科普教育福建基地”揭牌儀式在泉州市第七中學舉行。建設地球科學科普教育福建基地,旨在加強創新拔尖人才的早期培養,幫助中小學生了解地球科學,為后續參與地球科學活動培養興趣,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這也是繼山東基地、四川基地之后,在全國設立的第三個中學生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同時也是福建唯一一個中學生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正式成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學會理事長、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競賽委員會主任張培震表示,泉州地質地貌多樣、自然資源豐富,為地球科學研究和學習提供了優越條件。地球科學對認識自然、解決全球性問題意義重大,但我國中學生地球科學教育存在不足,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因此開展。此次福建基地成立是重要探索實踐,希望其發揮優勢示范引領,鼓勵中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相信通過本次合作,該基地能成為綜合性平臺,推動地球科學教育發展。
簽約儀式
現場,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執行委員會主任李亞琦、泉州市鯉城區教育局局長葉貽雄、中國教育集團執行總裁熊東勝共同簽署了《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科普教育福建基地合作協議》。隨著協議的簽訂,“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科普教育福建基地”正式揭牌。
目前,共有16家單位加入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科普教育福建基地首批聯盟學校,分別是泉州市第五中學、廈門市雙十中學、晉江市第一中學、泉州市第七中學、福州市馬尾第一中學、廈門市同安區第一中學、寧德市博雅培文學校、泉州市第一中學、泉州市實驗中學、泉州市培元中學、福建師范大學泉州附屬中學、晉江市養正中學、福州市陽光實驗學校、晉江市僑聲中學、南安市第一中學、安溪縣第一中學。
作為聯盟學校的代表,泉州市第七中學校長吳鵬飛表示,泉州七中是福建省地球科學教育標桿,泉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與海洋關系密切,福建自然資源豐富,是天然的地球科學教科書,基地的落戶意義重大。未來,泉州七中將同兄弟學校發揮優勢,共同推動基地發展,培養出眾多地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