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之鄉(xiāng)、中國藤鐵工藝之鄉(xiāng),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chuàng)新。7月12日,2016年國家“雙遺”技藝青年體驗營在安溪華僑職業(yè)中專學校順利開營,未來5天里,80名來自廈門大學、福州大學、仰恩大學等高校共80名青年將在這里分別學習鐵觀音制作技藝和竹藤編技藝,這兩項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將由陳清河、陳兩固、溫文溪等3位工藝大師全程指導。開營儀式上,陳清河“安溪竹藤編技藝傳習所”還被授予“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shù)學院藤藝研習基地”牌匾。
福建省茶葉學會蔡建明副會長為2016年國家“雙遺”技藝青年體驗營授旗
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史思泉表示,在歷經(jīng)千百年的生產(chǎn)實踐中,勤勞智慧的安溪人民發(fā)明、創(chuàng)造、傳承、弘揚了鐵觀音制作技藝和竹藤編技藝兩項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為世人制作奉獻了別具匠心、獨具特色的安溪鐵觀音和家居工藝品。安溪鐵觀音和家居工藝品以其獨特的品位和超群的品質(zhì),暢銷海外,享譽全國,成為安溪的兩張靚麗名片。2015年,安溪鐵觀音以1401.38億元品牌價值位居中國地理標志品牌價值第二位、茶葉類第一位;家居工藝品行業(yè)產(chǎn)值達94.9億元,出口量約占全國同類產(chǎn)品交易額的三分之一。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安溪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lǐng)導,離不開110多萬安溪人民的勞動創(chuàng)造,離不開像陳清河、陳兩固、溫文溪等一大批優(yōu)秀技藝傳承人才的默默耕耘和堅守專注。
安溪共青團安溪縣委副書記蔡雅娟告訴記者,此次舉辦國家“雙遺”技藝青年體驗營活動,既是為了宣傳、弘揚安溪“雙遺”技藝文化,也是為了讓更多的青年朋友接觸、學習、熱愛和傳承安溪“雙遺”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技藝。(海都記者 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