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府國務資政昂山素季今天開始訪華之行。這是她就職以來首次訪問東盟之外的國家,《日本經濟新聞》16日將之稱為“中國外交的勝利”。盡管中國和緬甸官方都沒有對外透露具體日程,但不少媒體都認為,昂山素季此次訪華將聚焦兩大問題:推動包括密松水電站在內的中緬經濟合作,就緬甸和平進程尋求中國幫助。
路透社16日稱,此次訪華將是緬甸新政府面臨的最大外交考驗,“為價值36億美元的密松水電站項目找到解決辦法,對于需要中國幫助的緬甸來說,至關重要”。《緬甸時報》16日稱,昂山素季訪華前,密松水電站的問題再次顯現,預計在她訪華期間,將與中國就這個擱置的項目展開會談。緬甸分析人士表示,緬甸新政府目前還沒有密松水電站的解決方案,也沒有賠償的打算,中方肯定會提及該項目,昂山素季無法回避。緬甸總統吳廷覺12日發布通令,宣布成立“伊洛瓦底—密松流域水力發電站項目審核委員會”,旨在有效審核包括密松項目在內的克欽邦水利發電站。緬甸前國會議員吳耶通認為,成立委員會是對華釋放善意的信號,也是在爭取更多時間。
“昂山素季將實用主義放在對華外交的首位”,《日本經濟新聞》16日稱,昂山素季是緬甸事實上的領導人,預計將得到中國最高領導人接見。文章稱,此次訪問的重要性體現在:第一,這是昂山素季上臺后訪問的第一個東盟外國家。其次,此次訪問恰在推動緬甸和平進程的“21世紀彬龍會議”召開前,緬甸新政府知道,此次會議的成功需要中國的支持和合作。第三,昂山訪華在她下月訪問美國之前。這種時間安排,應該視為中國外交的一個勝利。第四,北京可能利用昂山此訪努力說服緬甸,在南海爭端上支持中國立場。文章稱,昂山接受中國的邀請先行訪華,可以解讀為她正在淡化“民主斗士”的角色,把自己重塑為一個實用主義的政治家。
緬甸媒體《伊洛瓦底》15日發表專家采訪稱,不管是來自軍隊還是民間,緬甸各領導人都會在訪問西方前訪問中國,昂山素季也不例外,“這是個聰明的選擇,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對緬甸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昂山素季再次訪華,跟中方談什么”,“美國之音”15日稱,外界普遍認為,緬甸民族和解進程和緬中經貿關系將是她此次訪華的主要議題。報道稱,昂山素季多次強調,民族和解是緬甸發展的基礎。旨在實現緬甸全國性停火的“21世紀彬龍會議”將于8月31日舉行。然而,緬甸各地的少數民族代表對會議前景并不樂觀,對會議能否達成全國性的停火協議表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