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痛批民進黨當局推動“臺獨課綱”而走紅網絡的臺灣高中語文老師區桂芝,連日來不斷受到綠營人士和網軍的無端攻擊。對此,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昨天喊話賴清德,不要為了選舉,操作世代對立,更不要用政黨高層的力量去攻擊一位老師。
侯友宜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課綱是教學現場的重要指引,深刻影響著世代的學習和未來的競爭力。他喊話賴清德不要回避,更不要為了選舉,忙著操作世代對立,無視產學界的心聲,甚至任由高官政要口誅筆伐一位老師。侯友宜說,民進黨當局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不僅缺乏自省能力,還將民眾的意見視為“豺狼虎豹”。
國民黨參選人 侯友宜:我們的基礎學科被削弱了,大一的程度,就像高一一樣。
國民黨副主席 連勝文:影響到當局者選舉的時候,他就會被很多網絡側翼,一些打手給修理,這就是過去這八年來,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10日,國民黨不分區民代提名人韓國瑜再次聲援區桂芝老師,他說,孔夫子的思想影響中華民族2500年,若切斷中華文化的根,就等于把臺南孔廟拆掉,還能給下一代留下什么?
國民黨不分區民代提名人 韓國瑜:全臺灣最重要的孔廟就在臺南,明朝就建立了,如果今天,中華文化的根要切斷,那你一定要先把臺南的孔廟給它拆掉。
課綱爭議也在島內師生群體中掀起討論。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認為,文言文是“文化記憶”,藏著語言的“深層底蘊”,大刪文言文就是在搞文化的“失憶化”和語言的“淺薄化”。表面用負擔重來哄騙學生,背后就是想“去中國化”,這就算不是“無恥”也夠“無良”。
臺灣大學校內平臺發起的一項投票顯示,38%的學生表態支持區桂芝老師,認為“古文是語文教育的重要一環”。
臺大學生:就算刪掉它,不代表它就不會考,因為范圍就很廣。
臺大學生:孔子孟子那種春秋戰國時代的學術思想的話,我覺得是蠻開放的 蠻多元的,我是希望說保留那種比較多元,那時候的環境跟那時候的文章。
【專家點評】王豐:民進黨當局推“臺獨”課綱 目的是“愚民”
課綱爭議在島內持續延燒,區桂芝老師的發言為什么會迅速引發島內各界力挺?民進黨當局推動“去中國化”課綱會造成怎樣的惡果,面對被“綠化”的課綱,又該如何自救?我們來聽聽臺灣《中國時報》董事長王豐的分析。
臺灣《中國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 王豐:我想最大的影響應該是讓島內的民眾弱智化,就是讓新一代的臺灣人民弱智化,民進黨當局搞“去中國化”,他們最大的目的,就是不要人民反思,不要人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子才可以方便他們去搞愚民政策,才可以方便他們去搞威權統治。我們打開電視,打開網絡,全部統統是民進黨跟“綠獨”政客,還有“綠獨”的名嘴的胡說八道,區桂芝老師是最近以來少數說了真話的人,她勇敢地說出了真話,所以讓島內的民眾好像從昏暗當中蘇醒過來,她講出了臺灣的病根,這個病根尤其是教育,尤其是文化,如果臺灣再這樣搞下去的話,臺灣真的是無可救藥。如果要從教育文化著手的話,我覺得有一件事情應該做,去做一套,屬于我們中國人一個正正當當的教育的內容,透過所有可以運用的自媒體也好,或者是媒體也好,讓臺灣的年輕人可以從手機可以從網絡,去看到真正屬于中國的正統的教育內容,教科書的內容,只有用這種方式去反制民進黨才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