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強奸未成年人的罪犯趙某、王某某、陳某某被依法執行死刑。
罪犯趙某利用“教員”身份
多次強奸8名未成年女性
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罪犯趙某利用在非法成立的某“成長教育基地”擔任教員的身份,伙同其他多名教員采用毆打、辱罵、體罰、強迫勞動、關禁閉等方式對數十名未成年學員實施虐待和非法拘禁,逐步形成以趙某等人為首的惡勢力團伙。趙某利用上述虐待、拘禁行為對學員形成的心理控制,采取脅迫、利誘以及拍攝視頻等手段,多次對8名未成年女性學員實施強奸,其中包括3名幼女。其間,趙某逼迫被害人長期服用避孕藥,強奸行為導致多名被害人患有婦科病。此外,趙某還實施了故意傷害、詐騙等犯罪。第一審、第二審人民法院以強奸罪判處趙某死刑,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核準。
罪犯王某某冒充導演招募小演員
強奸未成年女性
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罪犯王某某在某網絡平臺上專門以小學、初中女學生為對象,采用冒充導演招募小演員或冒充女性未成年人的方式,先通過網絡誘騙、脅迫未成年被害人拍攝并發送裸體等不雅照片、視頻供其觀看,后以當演員需檢查身體等為由誘騙或以公開不雅照片、視頻相威脅,將被害人約出實施強奸。王某某共強奸并猥褻9名未成年女性,其中包括7名幼女、1名精神發育遲滯的未成年女性,在強奸過程中拍攝視頻,以此脅迫繼續實施奸淫,對部分幼女長期、多次強奸,并實施嚴重凌辱行為。此外,王某某還猥褻其他10名幼女、1名男童。第一審、第二審人民法院以強奸罪判處王某某死刑,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核準。
罪犯陳某某潛入初中生QQ群
選擇女學生實施強奸
罪犯陳某某曾因犯強奸罪被判處刑罰。2022年1月至4月,陳某某通過他人介紹,冒充同齡人先后加入20余個初中學生自建QQ群、微信群,隨機添加群內女學生為好友,選擇其中部分女學生,以誘騙、脅迫等方式約出實施強奸。陳某某單獨強奸3名幼女7次,強奸1名未成年女性未遂,在強奸過程中拍攝視頻,以此脅迫繼續實施奸淫,并致部分幼女自殘、試圖自殺、輟學。陳某某還糾集同案犯輪奸上述1名幼女共3次,并以牟利為目的介紹其他多名同案犯分別奸淫該名幼女。此外,陳某某猥褻其他2名幼女,另實施了敲詐勒索犯罪。第一審、第二審人民法院以強奸罪判處陳某某死刑,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核準。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負責人指出,此次對三名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依法判處并執行死刑,彰顯了人民法院堅決依法嚴懲此類犯罪的鮮明態度,向全社會宣告“侵害孩子者,必嚴懲不貸”。同時,三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的遭遇也提醒我們,要全面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預防和減少犯罪,從源頭上遏制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發生。
上述第一個案件中,罪犯趙某等人以未經登記成立的“成長教育基地”為依托,形成惡勢力團伙、為非作惡,并以管理需要為由,隔絕家長與學員聯系。趙某利用身份賦予的優勢地位,以毆打、體罰等所謂的懲罰教育手段對被害人形成控制并借機實施性侵,犯罪情節特別惡劣,嚴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該案暴露出個別未成年人教育、培訓機構無證經營、內部管理混亂、從業人員素質低下、相關監管缺失等問題。
第二個案件中,罪犯王某某利用未成年人鑒別和防范能力弱的特點,同時注冊多個網絡賬號、一人分飾多角,通過偽裝成某著名女導演、導演助手、知名演員等方式,以“當演員需要拍裸照、需要檢查身體”等話術誘騙,或以公開裸照、視頻相威脅,實施性侵。該案反映出隨著信息網絡的普遍應用,犯罪分子利用網絡空間所獨有的身份虛擬性、溝通私密性、技術便利性特征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手段更為隱蔽、更具欺騙性,危害范圍更廣。同時,暴露出網絡社交平臺監管漏洞及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缺失等問題。
第三個案件中,罪犯陳某某30余歲,卻冒充同齡人化名潛入初中學生群,以“廣撒網”的方式物色作案對象,借交友之名尋機實施性侵,甚至糾集他人共同實施性侵,社會危害性大。陳某某具有強奸多人、強奸情節惡劣、輪奸等多項加重處罰情節,且曾因犯強奸罪被判處刑罰,對其依法判處并執行死刑,彰顯了人民法院對犯罪情節惡劣、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罪行極其嚴重的強奸犯罪分子依法從嚴從重處罰的堅定立場。人民法院近期審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不少犯罪分子冒充同齡人接近未成年被害人,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心智不成熟的特點,采取誘騙、施壓、脅迫的漸進式手段操控,最終實施性侵,暴露出未成年人性教育和法治教育不足、家庭和學校履職缺位等問題。
人民法院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始終堅持“零容忍”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負責人強調,人民法院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態度,通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依法嚴懲犯罪分子,體現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優先保護。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愈發隱蔽、形式愈發多樣,從源頭上防范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建議有關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對未成年人教育、培訓等機構的監管,完善準入和日常管理機制,促使相關機構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規范經營活動,強化從業人員管理; 建議網絡服務提供者嚴格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積極采取措施,凈化網絡環境,鏟除不良信息滋生、蔓延土壤,及時發現并阻斷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風險。同時提示廣大家長和學校切實履行監護、教育職責,更加重視并共同開展好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網絡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密切關注未成年人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引導和監督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幫助未成年人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養成安全交友意識。
最后,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構筑起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全方位的、更加完善的未成年人權益保障體系,共同為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長保駕護航。
(總臺央視記者 冀成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