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他在博客里寫下自己的夢想,是一家包治百病的慢性病全球中心,希望有識之士和他進行合作進行創建新概念醫院:“一所只醫治鋪天蓋地而來的慢性病的醫院,一所重點發展住院式治療模式的醫院。”
此后,他的研究方向忽然轉入自閉癥。并于2013年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兒童自閉癥康復手記》,他宣稱在治療慢性病過程中治愈了數例自閉癥案例,并開始逐漸接收自閉癥孩子。
他的核心模式就是每天高強度的長途快走,加上大量出汗,加上健康的飲食,孩子可以二次發育,自然康復。
出事之后,基地遣散孩子,鎖上了大門
經過兩年醞釀,這家“大型”的,目標為容納300名自閉癥孩子的康復基地建立于2015年,截止9月份,只有兩個自閉癥孩子。
后來孩子們陸續加入,夏德均的基地均與孩子家長經過“評估”后簽訂康復合同,包括每個月康復費用、委托基地進行全日制康復訓練,合同中包括基地“不主張精致照顧,會讓孩子吃一些苦,會對孩子進行比較嚴厲的管教,讓孩子有一些痛苦的體驗,有利于成長和康復,管教最嚴厲的辦法是關禁閉”。
“家長必須承諾終身無條件為天道正氣做正面的宣傳和推廣。”
和家長們簽訂協議的是天道營養健康咨詢有限公司,經過《大米和小米》記者查詢,該公司在工商局網站注冊的經營范圍為:營養健康咨詢服務。既無自閉癥相關業務,更無教育培訓資質。
但是家長們似乎并不在意這個。
廣州的悠悠爸媽也去過這家康復基地,剛過了春節,那里只有兩個孩子在訓練。他證實說:“他們的康復模式確實是讓孩子吃素,每天大運動量拉練,當時我們的感覺就是太不靠譜了!然后我們就逃走了。我上周去亞運城做義工,有個義工住亞運城的,他說,確實經常看到幾個小孩在外面拉練,是他親眼所見。”
媽媽離開后,嘉嘉在距離家兩千五百多公里的廣州獨自開始了他的“康復訓練”生活。
每天,他和其他10個孩子被要求穿上厚重的棉衣外套,在28度的廣州的亞運城附近每天拉練10-20公里,不能吃任何加工食品和零食,只被允許吃飯菜和少量水果,基地讓這些孩子大量喝水,以保證白天每小時小便一次;同時采取針對性體質訓練方法如被動單杠、負重步行,利用中醫高效方法打通經脈、發汗的方式來增加身體能力,以便排除體內毒素……如果孩子發燒生病,或者天涼體溫下降,便會被放到夏德均發明的“太空倉”里接受治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