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停止思考的“周百科”
與周先生相熟的語言學家李行健沉浸在悲痛之中。“在多年的交往中,先生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淡泊名利、為人隨和。他知識淵博,特別是對現當代世界百科知識的掌握,現有的語言學家恐怕少有出其右者。沈從文先生曾戲稱先生為‘周百科’。”
1988年漫畫家丁聰先生給周有光和張允和畫像,標題是“新潮老頭,白發才女”。于是,“新潮老頭”就傳開了。李行健認為:這個概括是很恰當的。
塵世歲月,思考不止。退休后,周先生在斗室里看書、讀報、會友,以書為伴,以文寄思。2009年,復旦大學語委《雅言》名譽主編潘佳第一次拜訪了周有光先生。他說:“那一次改變了我的命運。”因為先生“平實的語言和縝密的思維,讓我一下子認清了語文現代化的歷史、職責和方向,使我從懵懂的報紙學生主編走進了語文現代化的大事業。”
學思知行,百余年滄桑幻化的思考,在先生的字里行間流轉,讓后來者徹悟——
“老來回想過去,才明白什么叫今是而昨非。老來讀書,才體會到什么叫溫故而知新。學然后知不足,老然后覺無知。這就是老來讀書的快樂。”
他在自己的書中談感悟:“與時俱進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能與時俱進,就能站立在時代的前沿。不能與時俱進,必然被時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