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符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做到應保盡保;對全市一戶多殘殘疾人家庭戶給予每位殘疾人每年1000元生活困難補助……“十三五”期間,我市將通過一系列措施的推進,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幫助殘疾人與全市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會。
在市政府日前出臺的《寧德市“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中明確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力爭城鄉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社會平均水平更快一些,殘疾人普遍享有基本住房、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基本康復,生活有保障,居家有照料,出行更便利。
保障:殘疾人免費搭乘市內公交
根據規劃綱要,我市將提高殘疾人社會救助水平。對符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做到應保盡保。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以老養殘、一戶多殘等特殊困難家庭中,因撫養(扶養、贍養)人生活困難、事實無力供養的殘疾人,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有關規定的,納入救助供養范圍。
同時,建立完善殘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其中包括,完善一戶多殘殘疾人家庭生活困難補助制度,對全市一戶多殘殘疾人家庭戶給予每位殘疾人每年1000元生活困難補助。實現殘疾人免費搭乘市內公共交通工具。
就業:鼓勵醫療機構吸納盲人按摩師
我市將依法大力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規劃綱要提出,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應當帶頭招錄(聘)和安置殘疾人就業。各級黨政機關在堅持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的前提下,對殘疾人能夠勝任的崗位,在同等條件下鼓勵優先錄用殘疾人。切實維護殘疾人平等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權利。未安排殘疾人的事業單位申請使用空編招聘時,應優先招聘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應根據行業特點,確定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安置殘疾人就業應高于規定比例。鼓勵各類醫療機構吸納符合條件的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就業。加大對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用人單位的獎勵力度。
在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方面,我市將對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殘疾人,按規定給予稅費減免和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幫助安排經營場所或予以場地租用補貼,提供啟動資金和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
教育:實施殘疾兒童15年免費教育
我市將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利。實施殘疾兒童少年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對具備受教育能力,確實無法到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實施送教上門,讓每位殘疾兒童都能接受合適教育。
同時,加大對殘疾學生就學支持力度。對特教學校和普通學校特教班學生(學前至高中階段)實施“三免兩補”政策,省級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和1500元標準分別對寄宿生和寄午生給予生活補助,并適時提高補助標準。將殘疾學生納入國家資助政策實施范圍,實現就學資助全覆蓋。對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有條件的地區給予學費全額資助。
■延伸閱讀>>>
“十二五”期間15.8萬
困難殘疾人得到生活補貼
大寧網消息(記者 吳寧寧)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時期以來,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殘疾人生存發展狀況和殘疾人工作基礎支撐條件顯著改善。
據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民生改善,推動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十二五”時期以來,15.8萬人(次)困難和重度殘疾人得到生活補貼或護理補貼,1.5萬人(次)貧困殘疾人得到“一助一”愛心助殘掛鉤幫扶,1.04萬一戶多殘家庭殘疾人獲得一戶多殘補助。殘疾人就業穩中向好,1.49萬人(次)殘疾人得到就業補助和免費職業培訓。6萬多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持續提高,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不斷深化,無障礙環境建設加快推進。人道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扶殘助殘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參與社會、實現人生和事業的夢想,涌現出一大批殘疾人自強不息的典型。(記者 吳寧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三明泰寧:鄉村游園解鎖鄉野活力新體驗2025-07-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