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福州種子企業萬農高科集團有限公司獲頒全市首張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A證)。這也意味著福州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數量實現了零的突破。
據了解,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應持有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A證),實行選育、生產、經營相結合,有效區域為全國。它們以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為主業,具有科研育種能力強、生產經營規模大、生產經營行為規范等特征與優勢。
躋身種業“國家隊”,難度有多大?一是難在產值,單一農作物品類總產值需達到一定要求,如雜交玉米超過2億元,水稻超過1.2億元,鮮食玉米超過8000萬元;二是推廣面積,近3年來年平均推廣面積達100萬畝以上;三是在自主創新品種上設置了省審、國審等“門檻”。目前,全國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僅百余家,福建省共有6家。
此次領取A證的萬農高科集團成立于2003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省鮮食玉米領域的龍頭種企之一。2023年,萬農高科集團獲評省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
“種業發展比拼的是全方位的能力,育繁推一體化的體系建設是重點。”福州市種業管理處處長毛裕新介紹。近年來,福州出臺實施《種業振興六條措施》,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優良品種推廣、企業和基地提升、市場凈化五大行動,引導福州市科研機構和種業企業攻關育種,培育了一大批優良品種,在青梗菜、苦瓜、生豬等育種研發上走在全國前列,并大力推進種企參與省級以上育繁推一體化認證。
據統計,2024年全市種業企業產值42.28億元,比增8.4%,其中農作物種業產值4.95億元,比增13.27%。(記者 藍瑜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福安市賽江沿岸萬畝葡萄喜獲豐收2025-08-0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