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南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南安市創建全國縣級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正式印發。
根據《方案》,南安明確到2025年底的工作目標,即實現廚余垃圾日收運處置50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100%。同時,全市城市建成區將全面健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完善制度標準體系,構建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流程匹配的工作格局,使居民普遍養成分類習慣。
在源頭減量方面,南安將落實塑料污染治理規定,淘汰超薄型塑料購物袋生產、銷售和利用,及時制止或查處違反有關塑料污染治理規定行為。倡導旅游、住宿等行業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開展“光盤行動”,推進公共機構無紙化辦公和資源循環利用。
在優化前端分類環節,南安將持續完善各類場所的垃圾分類投放設施,新建20座“十有”生活垃圾分類亭,加強現有分類屋(亭)的保養維護,按需配置收集設施,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同時,落實督導員制度,加強培訓和監督管理,通過宣傳激勵提升居民分類意識。
在收運體系建設上,南安將健全“桶車一色”配置,推行沿街店面定時搖鈴收集方式,完善廚余垃圾收轉模式,并深入推進廢舊物資回收體系建設,探索推動城鄉環衛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網絡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兩網融合”,提高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方案》還提出,要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協同處置和可回收物末端資源化處置。立足現有處置終端提質增效,推進一體化協同處置基地建設;推動海西再生資源產業園區開展綠色分揀中心試點工作,完善分揀功能,建立電子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
此外,為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南安將探索生活垃圾分類區、片區、小區等區域創建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和機制,并對通過創建的單位、小區、居民等給予表彰。同時,通過發動黨員模范引領,結合黨建聯建共建行動,引導在職黨員干部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服務。
在推動習慣養成方面,南安將通過各種新載體組織群眾參與垃圾分類活動,凝聚志愿服務合力,夯實校園分類基礎,加大宣傳氛圍布置,強化業務能力支撐,全面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和參與度。(記者 陳江濤 通訊員 黃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