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艾沃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艾澤婷順利拿到營業執照。至此,晉江市市場主體總量歷史性突破35萬戶大關。
這一數字不僅標志著一座城市創業密度的新高度——在晉江,平均每6個人就有1個“老板”,更書寫了令人驚嘆的“晉江速度”——從2023年9月突破30萬戶,到2025年6月跨越35萬戶門檻,僅用21個月。
晉江,這座民營經濟強市以產業鏈為骨、以改革為血,讓企業從落地到成長都能找到最適宜的土壤。
產業鏈“強磁場”
外地企業“用腳投票”
“因為客戶需求,我們索性就把廠設在晉江。從這里出口更方便。”艾澤婷的選擇,道出了外地企業主落戶晉江的共同考量。這家來自廣東的紡織外貿企業,主營紡織品出口。此前,該企業采購的原料超六成來自晉江,“現在直接扎根在晉江,原材料采購、生產、出口全鏈條能節省近30%的時間成本。”
外地企業“用腳投票”,源于晉江深耕數十年的產業根基。作為中國鞋服產業重鎮,晉江已形成年產值“超3000億元的鞋服產業”+“超1000億元的紡織產業”的完整生態,從紡紗、織布到成衣加工,企業在“半小時生產圈”內就能配齊所有供應鏈資源。
這種產業集聚效應,不僅吸引了艾沃紡織這樣的外貿企業,也讓華界新材料這樣的科技型企業受益。“在晉江,我們剛研發的鞋底新材料,當天就能對接鞋廠試產。這樣的高效率在全國都少見。”華界新材料負責人王紅紅坦言,依托晉江鞋服產業集群,企業產品落地周期縮短了近一半。
記者從晉江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晉江新增的市場主體中,外地企業落戶數逐年提升。據了解,這些外地企業落戶晉江,超八成是因“供應鏈便利”,這印證著晉江產業鏈的磁吸效應。
政務服務“無感速通”
企業開辦提速30%
“網上提交材料后,出差順路去審批窗口交一份材料,當天就辦妥了。”艾澤婷口中的“順暢”,背后是晉江創新實施“全域通辦”“證照聯辦”等集成改革落地后的成果。截至今年6月底,集成改革已服務市場主體2.1萬戶,占整體申請量36%,企業開辦全流程平均提速30%。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企業遷移的痛點,晉江率先落地福建省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改革,通過打破市場監管、社保、醫保、公積金等五部門行政壁壘,將14項手續整合為“一網通辦”。企業只需提交1套材料,即可同步完成市場主體遷移、社保變更等業務。辦理時限由此前的一周壓縮57%,材料精簡率達45%。首位受益者泉州旭庭貿易有限公司職員吳蓮娣感慨:“原本以為要跑多個部門,至少折騰一周,沒想到現在這么便捷!”
在企業轉型的關鍵環節,晉江改革力度更顯誠意。“以前,個體戶轉企業,要先注銷再新設,前前后后得跑3趟;現在,我們一次提交材料,當天就能拿證。”宏興財稅集團注冊部經理陳金戀今年來經手40余宗“個轉企”業務,對改革前后的變化感觸尤深。
2024年11月以來,晉江在傳統的“先注銷再登記”基礎上,創新推行“直接變更登記”新模式,將辦理時間從原來的3至5個工作日壓縮至當天辦結,效率提升80%。深滬鎮金合意糖品廠負責人陳先生僅用2小時便完成轉型手續,直呼:“‘晉江速度’彰顯了助企的滿滿誠意。”
全生命周期賦能
讓市場主體“長大變強”
35萬戶市場主體的背后,是晉江對企業從誕生到成長的全鏈條呵護。
在“個轉企”轉型賽道,晉江不僅創新“直接變更登記”模式,還為企業保留原字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核心信息,簡化住所登記流程,配套構建涵蓋許可銜接、稅費減免、融資扶持等14項政策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截至2025年6月,晉江有531戶個體戶通過該政策完成轉型,占泉州市總量的33.66%。“這不僅是數量的變化,更是質量的提升。”晉江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革讓個體戶突破“單店經營”限制,向規模化、規范化發展,為晉江發展注入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
下一步,晉江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強化政策精準供給,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市場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晉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記者林小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