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食品安全已成為熱點健康新聞,越來越的人關注著食品安全問題,很多人在購買的時候會特意挑選那些沒有添加防腐劑的食品,而有些超市里不少食品甚至打起了“不含防腐劑”的招牌來吸引消費者。保質期長的食品添加的防腐劑就真的越多多嗎?
很多食物的保質期都很長,飲料、乳制品、蜜餞、罐頭、速凍食品等很多食品的保質期都比較長,面對這些長時間不變質的食物,人們認為里面加了許多防腐劑,使食品不利于健康。那么,我們了解下食品的保質期與防腐劑有什么關系呢?專家表示,現在的生產工藝,有些食品即使不添加防腐劑,也能保鮮很長時間,而且食品保質期長短和防腐劑添加劑量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系。
防腐劑對人的危害并不比食鹽高多少。“防腐劑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衛士’。”據了解,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標準詳細規定了32種食用防腐劑,及其在不同食品中的合格用量。專家說:“這些標準與國際通用標準接軌,根據我國國情有一些細微差異,在一些方面甚至比某些發達國家還要嚴格。”
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一種,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防腐劑“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危害”、“在消化道內可降解為食物的正常成分”、“對食品熱處理時不產生有害成分”。“任何防腐劑在使用前都會進行毒理安全實驗,通過中長期觀察檢測,排除致畸、致突變等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可能。”專家表示,只要符合國家標準,食用添加防腐劑的合格食品是安全的。防腐劑對人的危害并不比食鹽高多少。
保質期長短并非完全取決于防腐劑用量
“食品保質期與防腐劑的用量并非完全相關。”專家說,保質期很多情況下是根據食品本身的特性和儲存條件來確定的,傳統的干燥、鹽漬、糖漬、低溫等方法都是實現長期保存食品的方法。“因此,不可能通過過量添加防腐劑來任意延長食品的保質期。”
防腐的手段主要有化學防腐、物理防腐和生物防腐,防腐劑屬于化學防腐的一種,主要用于食品工業。目前市場上標明“不含防腐劑”的產品采取的主要是物理防腐,“比如食品的生產包裝都在無菌狀態下進行,就能有效殺滅細菌和微生物,還有些企業采用高壓滅菌的方式,也能達到不添加防腐劑保質的目的。”
專家表示,防腐劑自身也有保質時間與規定用量的嚴格限定。“所以,人們認為‘保質期長是因為防腐劑多’,其實是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