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考試,大學生們已經投入到緊張的考試準備當中。值得擔憂的是,盡管作弊者只是極小的一部份,但是也會影響高校的學風,如果作弊的大學生走入社會,會不會助長浮躁和虛假風氣?這種擔憂,在內蒙古民族大學找到了理想的解決辦法。自2006年起,內蒙古民族大學開始探索實行“誠信考試”制度,為破解大學生作弊“頑癥”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堅持立德樹人,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養成“講誠信的心”,就能管住“想作弊的手”。
“誠信考場”,以信息化、網格化鑄就誠信品格
內蒙古民族大學的“誠信考場”不設監考人員,依靠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當然,無人監考并不是放任自流,學校共有219間教室被改造為電子監控全覆蓋的標準化誠信考場,實現了對考試的全程實時監控。考場前端通過廣角定焦的高清攝像機、拾音器進行全景采集,后端通過360度旋轉加變焦的高清攝像機、拾音器進行視音、視頻采集,音、視頻信號自動存儲至流媒體服務器,并接入校園網,網絡中心可通過國家教育考試大屏幕實時監控考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