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此,當地政府怎么應對?
步驟一:宣傳動員,首先要讓家長知道《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
步驟二:勸返,這個學生不來(上學)我們要進村入戶,多次勸返,然后發放勸返通知書及相關文書;
步驟三:行政處罰,確實經過多次勸返他不回來我們就行政處罰,比如說罰款,家長在什么時間之內把孩子送回來,確實不行的話,還回不了(學校),咱們就提起訴訟。
專家解讀:如果父母或子女違反義務教育怎么辦
白巖松:義務教育的強制性體現在哪?這個官司是不是也體現了強制性?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主任 佟麗華:這個官司其實是無奈之下的一個選擇,其實《義務教育法》涉及到四方的責任,一個是孩子,現在有些輟學確實孩子自己就是不想上學,輟學了,不僅是家長的問題。第二個是有些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學。第三有些學校,有的比如以勸退的方式不讓孩子上學。當然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政府也有義務,所以從《義務教育法》的角度來說,或者九年義務教育是四方的法定義務。
白巖松:如果真的不能夠和解,最終是會走上判決嗎?
佟麗華:如果父母或者子女違反了這個九年義務教育,我們現在根據義務教育法只能叫批評教育,責令他改正,也就是這個法力確實是太弱了,如果父母和孩子不遵守這個法律,我們缺乏強制性的這樣一個措施,以至于當地政府現在是不得不提起訴訟。這個訴訟具有普法的性質,在不得已而為之的情況下也是一種探索,如果父母不送孩子,那可能法院就要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