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石獅市委政法委官微發布了一條從十個方面看“石獅有多安全?”的問卷,這個平安的聲音來自一個學生家長的感受。
石獅市檢察院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市未成年人及在校生受侵害案雙下降。該院檢察長陳林告訴記者,未成年人保護聯盟讓各職能部門在防范治理校園欺凌、助力平安校園建設中聯手聯動,促進“一號檢察建議”落地,已成為石獅法治教育的一張新名片。
檢察院牽頭,12個部門組建未成年人保護聯盟
在校生受侵害案件時有發生,如何讓孩子們遠離傷害、遠離犯罪?這是家長之問,也是社會之問。
早在2018年3月,在石獅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該市檢察院牽頭,聯合公安局、教育局等12個部門,共同組建了“石獅市未成年人保護聯盟”,出臺“保護校園安全十項措施”,著力破解校園欺凌、學校自聘人員犯罪隱患、校外托管機構監管等預防與治理難題,為孩子們提供更加安全的校內外環境。未成年人保護聯盟成立以來,共收到校園暴力舉報線索30多條,均在短時間內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聯盟成立后,檢察官、警官、志愿者,這樣的三方組合成了該市防范治理校園欺凌的標配。聯盟成立以來,60名檢察官、78名警官、185名志愿者走進全市99所中小學、幼兒園,將法治宣傳覆蓋全市,特別是法治教育薄弱的農村學校,受教育學生11萬余名。
把好職業準入關,杜絕聘用人員“帶病上崗”
統一招考的教師都要經過政審,但學校自主聘任的教師、保安、物業等工作人員卻沒有經過政審。“這些人員與學生接觸頻繁,如果有犯罪前科等不良記錄,其潛在危險性相當大。”石獅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主任蔡均鈞說。
如何消除這類安全隱患?石獅市檢察院依托未成年人保護聯盟主動延伸檢察職能,推動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準入查詢機制全面實施。該院聯合教育局、公安局出臺《教育從業人員準入查詢工作規定》,對于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嚴重侵犯他人人身權利犯罪案、涉黃涉毒涉賭、涉惡涉黑等七類案件的涉案人員,禁止其從事未成年人教育、看護工作,并聯合公安局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信息庫。
“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在考核聘用合同教師、保安、司機、后勤等人員時,應通過市教育局向檢察院先行查詢信息庫記錄,對于進入信息庫的人員不予錄用。”石獅市教育局副局長洪明芳介紹。
2018年以來,石獅市檢察院、公安局、教育局聯合開展中小學校、幼兒園聘用人員任職資格排查,以及校外培訓、托管機構聘用人員任職資格排查等,共排查聘用人員8500多名,發現存在不良記錄工作人員44名,刑事犯罪記錄人員21名。排查結果反饋給石獅市教育局后,教育局督促學校根據有關規定作出相應處理。石獅市教育局對經查詢有教育行業禁入犯罪記錄的個人進行處置的,將處置結果在30日內反饋給石獅市檢察院,該院對處置結果進行登記備案,并跟蹤了解相關情況,杜絕校園外聘人員“帶病上崗”。
建立黑白名單機制,校外托管機構不再“脫管”
近年來,媒體報道了一些學生在校外培訓機構被猥褻、性侵的新聞,有的校外培訓機構還存在消防、衛生安全隱患。石獅曾發生一起小學生在一家托管所遭受猥褻案件。針對校外托管機構的管理漏洞,石獅市檢察院向市教育局、公安、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分別發出3份檢察建議,要求明確托管機構監管主體、制定托管機構準入機制、加強對托管機構的日常監督。
聯盟成立后,石獅市檢察院督促未成年人保護聯盟成員單位成立校外托管、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工作小組,對全市324家校外托管、培訓機構進行全面排查。專項行動中,共下發整改通知書112份,關停校外托管、培訓機構16家,約談責任人6名。2019年,未成年人保護聯盟開展托管、培訓機構常態化聯合檢查3次,發現安全隱患27家,經限期整改后復查均未發現重復問題。
同時,石獅市檢察院會同教育、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機制,將有安全隱患、無資質和有不良行為的校外培訓機構納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為學生家長選擇依法合規的校外培訓機構提供指引。
“成立未成年人保護聯盟,建立了政府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和聯合監督與執法機制,打破了部門壁壘,從而為未成年人營造出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石獅市委相關領導朱啟平表示。
張仁平 陳巍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