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振超在為小胡輔導功課
講述人:小胡
采訪整理: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邵珣 攝影: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田米
在高中女生小胡的眼里,有一個勝似親哥哥的兵哥哥,因為有了他的輔導,她的學習成績提高了。
原來,小胡家住市區東海街道寶山社區,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父親文化水平不高,還體弱多病,在學習上幫助不多,讓小胡的學習倍感力不從心。
后渚邊防派出所官兵蘇振超,在幫扶困難家庭時,意外發現小胡的苦惱后,主動當起了家庭教師,每到周末,就和所里另外一些官兵輪流上門輔導。
兵哥哥幫我募捐學費
我要說的是后渚邊防所的官兵蘇振超,我喜歡稱呼他小蘇哥哥,因為小蘇哥哥和其他兵哥哥一樣,半年多來,都像親哥哥那樣關心、幫助我。
我是一名獨生女,今年16歲,剛考上高中,但和其他同齡人相比,我的家庭又比較特殊。自從父母離異后,我的家就不完整了。父親獨自將我撫養大,但父親體弱多病,如今左半身癱瘓,平時走路只能靠拐杖輔助,我早承擔起家庭的部分重擔,為了改變命運,我必須刻苦讀書。
半年前,小蘇哥哥他們無意中了解到我家的情況后,邊防所很快就發起募捐活動,幫我籌到了學雜費。每到節假日,兵哥哥們都會帶著一些日用品和慰問金到家里來幫助我們父女,小蘇哥哥跑得最勤,后來,在他的幫助下,我們家還獲得了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兵哥哥輪流來當家教
新學年開始后,我感覺高中的課程太過緊密,難度也比以往加深了很多,上課吸收的知識如果不及時消化,很容易跟同學拉開差距。學習上的力不從心,影響了我的心情。父親的文化水平不高,能幫我的不多,倘若要補習,又得花去許多錢,家里本就困難,哪里還有多余的錢呢?
一次周末回家,小蘇哥哥又來家里看我們父女倆,很顯然,他也看出我心情不好,聊天中,我便把學習上碰到的煩惱告訴他,當時,小蘇哥哥眉頭皺了皺,但很快又舒展開來,他笑著說,不用擔心,他會幫助我。
第二天,小蘇哥哥和另外一個大哥哥來到家中,輔導我學習。小蘇哥哥說,邊防所的領導讓他們每周輪流來輔導。從此,每個周末,我在家里專心做功課,總有幾個兵哥哥從旁指導,兵哥哥們真厲害,在學習上幫了我很多。
小蘇哥哥開玩笑說,別看他們曬得皮膚黝黑,可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本科生。
我的學習成績慢慢跟了上來,現在在班里已經排到前幾名。
【民警名片】
蘇振超,男,1987年4月出生,2010年6月入警,武警中尉警銜,現任泉州市豐澤區邊防大隊后渚邊防派出所副連職干事。共走訪群眾1256戶次4897人次,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48件,為民辦好事126件,救助群眾18人次;通過走訪化解矛盾糾紛62件,破獲各類刑事案件29起,查處治安行政案件7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其中網上在逃人員3名),為維護轄區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先后被評為優秀警官、“三訪三評”深化“大走訪”活動先進個人。
自從擔任豐澤區東海街道寶山社區民警以來,蘇振超扎根社區,全身心投入社區警務工作,默默耕耘自己的“責任田”,率先踐行駐村警務,認真履行“村官”職責,創新發展群眾工作,搭建警民共建和諧新農村的連心橋,真正通過愛民行動有效實現了固邊的目標,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