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有嘻哈》的走紅并非偶然,這是今年愛奇藝斥2億巨資打造的一檔超級網綜,相比普通網綜3000到6000萬的投入,《中國有嘻哈》絕對稱得上是大手筆。為什么要打造這樣一檔節目,陳偉說:“現在視頻網站買一檔一線衛視的大型綜藝也是要花費上億,何不用來做嘻哈,這可是我們自己的IP。”
為了打造《中國有嘻哈》,愛奇藝動用所有頭部內容的站內資源、傳播資源,用來宣傳這檔節目。首期節目播出后,節目通過剪輯“freestyle”、“我覺得不行”等充滿槽點的片段,在微博、微信能各大社交網站上被刷屏。#freestyle#的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到1.4億,討論數16.3萬。而第二期借著展示rapper們互相diss的叛逆,再一次成功將《中國有嘻哈》的話題推向了頂峰。
此外,《中國有嘻哈》在收獲了一定人氣之后,也引來了無數廣告金主的青睞。第一期節目播出后,農夫山泉火速敲定1.2億的冠名費,20多個動畫師花了半個月在10到20萬幀鏡頭里P上了贊助商。隨后,小米手機也在《中國有嘻哈》第四期中被植入,成為指定拍照手機,并投資了三千萬買下了總決賽的中插。絕對伏特加、抖音等金主也陸續加入。
衍生的廣告價值也非常可觀,支付寶在8月8日無現金活動,推出了由歐陽靖和TT合作獻唱的MV《無束縛》,這支視頻的播放量為千萬級別。麥當勞更是找來制作人吳亦凡,與諸位嘻哈選手一起拍攝了廣告《我們的嘻哈食光》……
可以說,《中國有嘻哈》帶動了品牌商的營銷,同時以“嘻哈”為元素的廣告營銷,也使《中國有嘻哈》的熱度與關注度不斷提升。
推廣是一方面,《中國有嘻哈》之所以能夠成功,其主要原因還在于它的內容足夠創新。
《中國有嘻哈》曾打造了以嘻哈選秀為故事背景的“劇集類真人秀”,陳偉曾在采訪說過:“12期節目一共在4到5個演播廳內搭建13到14個美術場景,以供真人秀情節的發生。錄制的素材將會以1400:1到2500:1的使用比例,在后期階段形成一期70分鐘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