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深山特有的鳥鳴與霧氣,昨日上午,“鄉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汀溪鎮鄉村旅游暨黨建富民強村主題活動”在同安區北部的汀溪鎮頂村村舉行,活動現場為頂村村的兩個“國字號”榮譽進行“加冕”。
頂村昨日揭牌“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頂村的青山綠水、特色農產品,吸引游客源源不斷來游玩。
假山、花鳥、蜻蜓……昨日在活動現場,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茭白雕刻映入眼簾,讓游客朋友們連連驚嘆。 來到頂村,您可以住樹屋、捉泥鰍、采茭白,還可以半山垂釣、臨湖燒烤、到高山牧場認領動物、到叢林里“抓雞”,各種新奇好玩的體驗項目正等您來參與。您還可以品嘗品質優良的頂村蜂蜜、檸檬、山泉水,以及茭白、土雞、土鵝等美食。
海拔400米,地處廈門與泉州交界處的頂村村,雖處深山,名氣不小。2014年10月,汀溪鎮頂村村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特色民居村”,入選“中國最美休閑鄉村”;2015年8月,國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國級鄉村旅游品牌,頂村村再度成為焦點,入選“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
昨日,在頂村村入口,現場嘉賓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和“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兩大榮譽進行揭牌。一起進行揭牌的,還有“黨建富民強村示范村”和“海峽鄉村旅游建設與培訓示范基地”兩塊牌子。與此同時,“頂村民宿農家樂專業合作社”也于昨日正式開業。
近年來,頂村村借“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的契機,在“百姓富生態美”和黨建富民強村的助力下,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改變,環境指數得到提升,生態旅游產品不斷衍生,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的全民致富之路,成為同安乃至廈門鄉村旅游的代表,游客源源不斷。
【數據】
今年上半年
四百多萬人游同安
同安區副區長林國財表示,頂村村為全區乃至全市的鄉村旅游發展探索了經驗,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同安區致力于“富美同安”建設,著力推動形成休閑旅游產業鏈。今年上半年,同安旅游市場熱度不減,上半年共接待游客419.8萬人次,比增24.2%,實現旅游收入10.43億元,比增29.5%,而鄉村旅游持續火爆。
今后,同安區將以“富美同安”為目標,“做特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將打造大廈門旅游次中心,依托廈門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游城市這個平臺,充分挖掘同安優質旅游資源,積極融入“海絲”旅游推廣聯盟,著力開發本土旅游資源,推動形成濱海休閑游、歷史文化游、溫泉生態游、鄉村生態游、工業展示游為主導的差異化發展格局。
【揭秘】
1、頂村如何發展起來的?
黨建富民強村,帶動頂村發展
過去
10年前,頂村山高路遠,經濟落后,要在頂村找到一棟新房子都很難,村民人均純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村財收入負債達四五十萬元,山路十八彎的頂村,曾經無人問津。
現在
頂村村民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8600元,預計今年將突破20000元大關,位于同安區鄉村前列,村財固定收入從原來的負債到現在年收入60多萬元,預計明年有望突破100萬元。
頂村的變化,離不開村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共同努力。2003年,馬銘飄首次擔任頂村村黨支部書記。上任伊始,馬銘飄就提出要發展鄉村旅游,并與全村的黨員、群眾一起努力,進行“一條路一個景”建設。點滴積累,村民實實在在看到了村莊的變化,對村黨支部的信任與日俱增。從2009年至今,頂村村黨支部換屆罕有地連續三屆實行無候選人直選,馬銘飄也連續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2013年下半年,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新機遇,在各級政府的支持指導下,頂村依托特有的生態資源,把弱勢變成了優勢,在黨建富民強村項目的支持下,把鄉村旅游做強做活。尤其是去年5月以來,各級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先后投入約500萬元,建設樹屋、四合院、木屋、高腳樓等新型高端民宿,配套鄉村休閑廣場、茭白濕地公園、休閑體驗區等,大大豐富了頂村鄉村旅游內涵,頂村實現了“山鄉巨變”,游客也源源不斷來到頂村。
“接下來,頂村村將以中心村山頂洋為龍頭,帶動周邊古林、頂村、吊枧3個自然村,將做成鄉村旅游一個大景區。”馬銘飄信心滿滿地說。
2、頂村村民怎樣變富的?
鄉村游快速發展,促農民增產增收
我們的‘金字招牌’茭白和芋頭、地瓜、冬蜜、地瓜粉等其他特色農產品,得到游客們的青睞,我們的‘錢袋子’很快會一天天鼓起來了。 ——頂村村民馬銘汝
在頂村村,茭白是可以當做水果吃?您別不信,頂村村的570名村民拍著胸脯說:“全同安只有我們的茭白可以當水果吃,而且口感清脆甘甜,吃了還想再吃。”
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游客下到農田,親手摘茭白,生吃鮮茭白。游客李先生說,這里青山綠水,這種環境生長的茭白,生吃的口感不錯,很鮮甜,準備帶點回家,讓家人也品嘗一下。
村民馬銘汝介紹說: “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道路硬化了,綠化做好了,和山山水水相得益彰,村莊變得更漂亮了。我們的‘金字招牌’茭白和芋頭、地瓜、冬蜜、地瓜粉等其他特色農產品,得到游客們的青睞,我們的‘錢袋子’很快會一天天鼓起來了。”
村民馬銘益是村里最早經營民宿的村民之一,他告訴記者,現在他有12間民宿,每月都能額外賺上萬元,未來打算在網上開個名為“頂上驛站”的商行。
隨著頂村村、德安古堡、麗田園、羅漢山、前垵灣等鄉村旅游快速發展,同安鄉村游帶旺了鄉村人氣,帶動了農民增收,改變了鄉村面貌,但最主要改變的是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村民整體素質,參與建設美麗廈門的意識,帶動村民走保護性開發之路,共同締造出鄉村游的美好明天。
【相關】
頂村旅游 邁向新臺階
■民俗農家樂合作社成立,富有鄉村特色的四合院、木屋、樹屋、高腳樓正式投用
■目前頂村可提供146間標間,同時接待300多人住宿
昨日上午10點許,在頂村村鄉村休閑廣場,現場嘉賓一同啟動水晶球,宣告“頂村民宿農家樂專業合作社”正式開業。作為汀溪鎮“百姓富 生態美”的重要依托,頂村民宿農家樂專業合作社成立后,將統一規范管理經營,成為鄉村旅游重要配套,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頂村村黨支部書記馬銘飄介紹,頂村村成功引進外資,以村集體土地入股(村集體占股51%),合作開發“頂上人家”鄉村旅游景點,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小有名氣,每逢雙休日、節假日景區都爆滿。黨支部乘勢而上,帶動周邊村民興辦家庭旅館、農家樂,帶動村民增收。
頂村民宿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的成立,成為頂村村的鄉村旅游發展新動力。昨日在現場,頂村村富有鄉村特色的四合院、木屋、樹屋、高腳樓正式投用,首次和廣大市民、游客見面。據了解,目前頂村村的民宿配套漸成規模,可提供146間標間,同時接待300多人住宿。
“游客有事直接找合作社,村民有事也是找合作社。”馬銘飄告訴記者,合作社成立后,將對頂村村的所有民宿進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從而避免村民之間可能出現的惡性競爭和擾亂市場行為,規范和推動頂村村的鄉村旅游邁向新的臺階。(文/記者 吳耀東 盧漳華 通訊員 葉文彬 楊心亮 余雪燕 鄭素描 圖/通訊員 何東方 陳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