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貴州小男孩王毛毛被拐賣到福建;去年底,已是小伙的他在尋子網上“尋獲”自己,并在湖里公安分局幫助下,昨在廈與親生父母相認
在警方的會客室里,一家三口緊緊擁抱在一起,這一個擁抱等了19年,父親激動得數次落淚,兒子講起了童年往事……
從2014年12月19日到2015年4月,湖里刑偵大隊歷時將近半年,在相關部門支持下,終于成功比對出19年前被拐賣到福建泉州(現在廈門工作),祖籍貴州貴陽的小伙王毛毛與親生父母DNA的配對。
昨日,骨肉分離19年的親生父子在湖里公安分局相認。
被拐 說去釣魚卻一去不回
當初是如何不見了心愛的毛毛,在父親王國民的記憶里,那個場景一直非常深刻。
那是1996年的1月30日,王國民回憶說,他帶著毛毛去貴陽松山村落的姑外婆家串門,那年毛毛才5歲,一直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跟誰出門都是被抱著。進門不久,毛毛就跑過來,說門口有2個大一點的哥哥,叫他去河濱公園釣魚玩。王國民說,他這輩子最后悔的,就是當時點了頭。因為不到十分鐘,他再出去找時,發現毛毛已經不見了,連同毛毛嘴里的“哥哥”也不見了。
那天特別冷,王國民在風里驚慌失措地跑著、喊著,像瘋了一樣,“我跑得比別人開車的速度還快”,王國民說,但這一切都無濟于事了。無助的他,在寒風里,哭得像小孩一樣。
從此,王國民踏上了尋子之路。
緣分 尋子網站帶來了希望
有時候,緣分就像命中注定的。
2014年,毛毛已經長成一個帥小伙,當年5歲的毛毛被人販子賣給養父母時,被形容成“親生父母養不起的孩子”。19年來,養父母對他疼愛有加。2008年,他從泉州泉港的家中到廈門打工,直到現在。
2014年12月的一天,他在廈門上網,網絡斷了連不上,只剩下一個彈窗,是一張可愛的孩子的臉。“很可愛,忍不住點進去看,是‘寶貝回家’的網站。”毛毛回憶說。他還記得,自己原名叫王毛毛,是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里,他就輸了“王毛毛”名字進去,一共兩個,當他看到第二個時,已經十分篤定:“那就是我!”頓時,所有關于兒時的回憶都涌上了心頭,貴陽花果園村的老房子,親生父母的疼愛,和最后記憶中的那個河濱公園的池塘……
抬起顫抖的手,他輸入了自己的資料。很快,12月19日,湖里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打拐辦”的民警就找到了他,為他采集血樣。
比對 民警不懈努力終確定
“采集血樣后,將基本信息入庫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信息系統”,重案中隊隊長凌宏介紹說,隨后,再將DNA樣本送至市局刑偵支隊技術處進行系統比對。2015年3月,第一次比對結果出來,與王國民夫妻配對!但,這樣的比對一定要慎之又慎,警方決定,要進行2次比對。
4月初,二次比對結果出來,還是配對的!民警也松了口氣,接下來就是積極與貴陽警方取得聯系,確認王國民夫妻的聯系方式。在湖里警方不懈努力之下,終于輾轉找到王國民夫妻。
電話打到遠在貴陽的王國民手機上。“我一看是廈門的號碼,就知道,肯定找到了!”王國民說,他當時莫名篤定。
相見 3天3夜吃不下睡不著
5月4日晚上9點,王國民夫妻帶著女兒踏上了開往廈門的列車。晚上車廂熄燈了,王國民卻一點睡意都沒有;火車上33個小時,加上在家的1天1夜,夫妻二人吃不下睡不著。
昨日上午,在湖里刑偵大隊的會客室,兒子和親生父母終于相見了!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王國民數次落淚,毛毛不停拍著爸爸的肩膀、摸摸媽媽的胳膊。“你小時愛穿裙子”“我那個時候喜歡吃饅頭”“每次不睡,奶奶就會哄著說醒來給你買饅頭吃”……
王國民說,他想帶毛毛回家看看。奶奶94歲了,天天盼著孫子回家。
王毛毛:兩個家庭都是我的責任
王毛毛,一直在廈門湖里工作。多年外出闖蕩的生活,讓他看起來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穩重。他說,兩個家庭他都舍不得,兩個家庭也都是他的責任。
王毛毛告訴導報記者,養父是漁民,養母目前賦閑在家。從小他們給他的關愛和照顧,從不輸于任何親生骨肉,所以他不會放棄養父母。但,令他糾結和矛盾的是,他找到親生父母這件事,還沒來得及跟養父母說,“始終沒有機會……想把對他們的傷害度減到最低”,王毛毛坦言,他想找個合適的機會,親口告訴他們。但他目前并不打算離開廈門,離開養父母,畢竟他之前的人生都在這里。
對于親生父母,王毛毛也無法割舍。他說,從現在開始他肩上的責任會更重,他會不時回去看看。
王國民夫妻也表示,理解和支持毛毛的決定:“他不管做什么決定,我們都支持,也都接受!”
19年尋子路
兒子丟后一直不敢搬家
王國民已經不記得,從毛毛被拐之后,夫妻之間爭吵過多少次了。“好多次,都感覺過不下去了,要分開了”“我就跟他說,我相信兒子能找得到”“你相信我,我給你找回來!”王國民說著說著,痛苦的記憶再次涌上心頭,眼淚不自覺地從眼眶里滾出。
最疼毛毛的奶奶,今年已經94歲了,還經常會做夢夢到毛毛,醒來就哭:“毛毛是不是已經不在了?”
一直不敢搬家,王國民盼著兒子長大后找回來,怕搬了兒子找不到,直到前幾年,要拆遷了,一家人才戀戀不舍地從老房子離開……
給錢找兒子卻被人騙了
兒子丟失當天,王國民就報了警。后來,就像電影《失孤》中的場景一樣,他找人印制了無數張兒子的照片,帶著到處跑,見人就問;也做了印有兒子照片的撲克牌,到處發放;還找了算命先生,想算一下兒子還在不在……
1996年貴陽的警察找到王國民,告訴他抓到了幾個人販子。“他們訓練自己的孩子,去引誘別人小孩玩,成功以后馬上帶著打車離開”,王國民的說法,得到了毛毛的印證。根據毛毛的回憶,當時就是那2個小“哥哥”帶著他上了一部車。隨著人販子落網,17個被拐賣兒童的販賣地點被曝光,大多在福建,主要集中在泉州一帶。
1996年,幾個家長來福建找孩子,王國民每人給了幾百塊,托付他們幫忙找毛毛。“我沒出過這么遠的門,怕口音不通不好交流”,王國民說,結果這些家長回去后又問他要了1000元錢,說給錢就帶去找兒子,沒想到,錢給了卻被騙了。
血型對上卻對不上DNA
2010年6月3日,王國民求助《貴州商報》之后的第三天,一名自稱可能是王毛毛的年輕人小劉,在報社的牽線下與王國民相認。先測血型,對上了,當時已經90歲高齡的奶奶,還親自趕到了貴陽醫學院,去迎接這個孩子。“當時她認為,就是他了!”王國民把小劉接回家,想把過去十幾年虧欠他的,全都還給他。
然而,在比對DNA之后卻發現,小劉并不是自己的兒子。女兒王藝霏說,比對不成功之后,爸媽很傷心,但小劉哥哥人很好,離開之后還經常聯系。
2013年,一名年輕人通過“寶貝回家”網站找過來,自稱是王毛毛。王國民給他買衣服、找工作。結果,這卻是個別有用心的人,不僅DNA比對不成功,還偷走了2000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