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廈門海關獲悉,為發揮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先行先試優勢,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廈門海關集中推出航空維修服務外包、關檢一站式查驗場、保稅物料調劑等十四項監管創新制度,以更開放、更順暢的口岸通關環境助推自貿試驗區發展。
自2014年9月起,廈門海關啟動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復制推廣工作。值此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之際,廈門海關結合關區特色,首批推出14項監管創新制度,具體包括境內外維修、委內加工、保稅物料交易、選擇性征關稅、融資租賃、期貨交割、電子運抵報告取代進場章、擴大臺海快件試點、航空維修服務外包等。
其中,針對廈門片區的對臺優勢,廈門海關將發揮自貿試驗區對臺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其中包括創新面向臺灣的海關監管模式,大力支持廈臺兩岸海運快件業務發展,推動兩岸海運快件雙向正常化運作,助推廈門對臺快件郵件物流集散中心建設;規范提升對臺小額貿易監管模式;加快落實臺灣車輛在自貿試驗區與臺灣之間便利進出政策,推動簡化兩岸機動車輛通過滾裝船舶進出境手續等系列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