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寬敞
C919經濟艙三聯座中間座位,比兩邊寬1.5厘米,“中間座最寬”的人性化設計,用“一指寬度”讓旅客多一分舒適。
常態化
昨日起,C919在廈滬快線常態化執飛,每日往返一班。去程,7時50分從上海虹橋起飛,9時55分抵達廈門;回程,10時55分從廈門起飛,12時55分抵達上海虹橋。
昨日上午9時19分,東航MU5247航班搭載著148名旅客順利抵達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該航線由C919執飛,標志著廈門首條由國產大飛機商業運營的航線——上海虹橋-廈門高崎往返直飛航線正式開通。
飛機空間大 座椅也舒適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新一代單通道干線客機。作為首款“國產大飛機”,C919首航經濟特區,自然吸引了廈門市民的廣泛關注——有的人提早一小時抵達機場周邊架好機位,只為記錄這個歷史性瞬間;還有人提前一天到達上海,再趕昨天一早這班“早班機”,專程體驗國產大飛機航線首航廈門。
“這趟空中旅程真的很不一樣。飛機的空間大,座椅也舒適,我和媽媽并排坐都不覺得擁擠。” “更寬敞”是C919留給廈門旅客陳一最深刻的印象。這種對旅客乘機體驗上的優化,源于國產大飛機在客艙設計上的巧思:國際主要窄體機型的經濟艙中,每排2組3聯座椅的中間座位,空間較局促。而C919經濟艙三聯座中間座位比兩邊寬1.5厘米,“中間座最寬”的人性化設計,用“一指寬度”讓旅客多一分舒適。
據悉,C919采用了兩艙布局,包括8個公務艙和156個經濟艙,共計164座。“本次航班共有148名旅客乘機,首航上座率超過90%,足可見大家對國產飛機的青睞。”首航航班客艙經理毛文婷向記者分享了她的首航見聞:航程中,乘務組邀請旅客在飛行日志上寫下自己的乘機體驗,50余人踴躍報名,其中,“自豪”和“驕傲”是大家的高頻詞。
抵達廈門完成整備,C919將踏上返程飛往上海。登機前,旅客朱晨拿起了機場分發的首航登機牌,將其與手中的五星紅旗同框拍攝,用鏡頭記錄下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常態化執飛 每日往返一班
根據運營計劃,昨日起,國產大飛機C919在廈滬快線常態化執飛,每日往返一班。去程航班號MU5247,7時50分從上海虹橋起飛,9時55分抵達廈門;回程航班號MU5248,10時55分從廈門起飛,12時55分抵達上海虹橋。這一時刻編排可以充分滿足商務旅客當日往返需求,顯著提升兩地通行效率。
元翔機務工程有限公司維修二部副經理劉驍介紹,為保障C919在廈常態化運營,廈門機場已提前展開布局:“經過多輪次系統性評估與規劃,如今,C919在廈門機場擁有了專屬停機位,其行李提取轉盤、值機柜臺以及登機口等配套設施也得到統一完善,加快了國產大飛機融入廈滬快線的步伐。”
據悉,目前廈滬快線航班量平均每日有10班(往返),最早7時左右從上海起飛,最晚次日0時許抵達廈門,基本實現了正常運營時段全覆蓋,為兩地旅客帶來“隨時到機場、隨時有航班”的出行體驗。
東航廈門分公司副總經理高思文表示,隨著C919的投入,廈滬快線的旅客承載力將進一步增強,成為端午假期出行高峰的重要運力補充。
(廈門日報記者 謝嘉迪 通訊員 張磊 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