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閩南文脈與前沿科技光影、現代創新手法交融,一場沉浸式文化盛宴在廈門啟幕。5月17日,全國首個閩南幻境主題景區“嶼見閩南·時光幻境”(以下簡稱“嶼見閩南”)正式開園迎客。園區以可觸摸、可交互、可共情的沉浸式體驗打造“全球閩南文化之窗”。海峽兩岸(廈門)漢服嘉年華同時舉辦。
“嶼見閩南”毗鄰廈門東渡客運碼頭和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由象嶼集團旗下國際郵輪母港集團歷時3年打磨,累計聯動導演、設計師、藝術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1500余位創作者及1800余名施工人員跨界共創。項目運用“折疊時空”的創意手法,通過重構歷史場景、活化非遺傳承等方式,讓游客在可觸摸、可交互、可共情的沉浸式體驗中,全方位感受閩南文化的開放包容與美美與共。
本次開業的一期“遠古山海”和“閩南幻境”,匠心濃縮遠古先民生活圖景和“宋韻閩南、海絲閩南、煙火閩南、南洋閩南”,呈現不同時空的人文、建筑、景觀、業態、演藝、美食等多元魅力。83項閩南非遺以“可品嘗、可觸摸、可穿戴、可聆聽、可觀賞”的方式巧妙融入、回歸生活。游客可以親手制作非遺燈籠,融入“接漢疑星落”的佳節盛景;可以體驗打香篆等宋代雅趣,品味流芳千載的中式美學;可以走進“話仙學堂”,透過古漢語“活化石”閩南話,領略古早音韻與傳統智慧。徜徉于三大演區、八大街區,游客還可觀賞近30場演藝節目,與44名演員互動,體驗超千款華服,找到屬于自己的閩南“一千零一頁”。
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常駐副總指揮,廈門港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任國巖表示,“嶼見閩南”的開業反映了廈門在港城文旅融合領域的創新作為。她以一首AI輔助創作的《如夢令》表達對項目的祝福,對奮戰千余日的項目建設者表示感謝,期待各方攜手努力將“嶼見閩南”打造成廈門亮麗的城市名片。
象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水利表示,“嶼見閩南”回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時代命題,也將翻開廈門港旅聯動、文旅融合的發展新篇。未來象嶼集團、國際郵輪母港集團將繼續推進項目二期、三期全面開放、持續升級,深度串聯廈鼓流量、郵輪經濟、近海旅游及臨港產業,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創、共建,攜手書寫“古韻今風皆入畫”的閩南經濟人文長卷,讓這片“時光幻境”真正成為廈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畫卷的璀璨明珠,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嶄新窗口。
據了解,今年“五一”公測期間,“嶼見閩南”吸引游客超兩萬名,收到超3000份好評與建議,線上話題閱讀量攀升至3000萬。5月10日“嶼見閩南”開啟門票預售,預售首日超5萬張門票被一搶而空,一舉登上抖音全國景點人氣榜榜首。
“嶼見閩南”項目負責人表示,未來項目二期將推出核心演藝《鼓浪回響》,觀眾可在70分鐘內穿梭于5個平行時空劇場,沉浸式體驗鄭成功收復臺灣、陳嘉庚興學等歷史場景;同時,景區將秉持“共創共享”的初心,持續優化內容與服務,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搭建文化對內對外傳播的新平臺。
今年適逢象嶼集團成立30周年,象嶼集團表示,將繼續帶頭賡續愛國愛鄉、情系桑梓、愛拼敢贏、開放包容的閩南文化,夯實企業善治的文化根基,不忘初心使命、勇立改革潮頭、履行國企責任,不斷創新“搭平臺 促共贏”的象嶼模式,為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現場
“臺灣府”:呈現原汁原味寶島風情
走進景區二樓的“臺灣府”,濃濃的煙火氣息撲面而來。來自臺灣的大廚林慕辰在炸物檔口嫻熟地制作金黃酥脆的鹽酥雞、Q彈鮮香的甜不辣、風味獨特的炸皮蛋、香氣四溢的豬排雞腿飯,引得食客們紛紛駐足點餐。
林慕辰告訴記者,店內不僅還原了臺灣三四十年前的夜市風貌,還特邀多位臺灣師傅掌勺,就是想把原汁原味的臺灣夜市搬到這里。提及開業的盛況,林慕辰滿臉開心:“開業第一天生意就火爆得超乎想象,門口的迎賓鼓聲就沒停過,好多外地游客專門來嘗鮮,幾款招牌小吃供不應求,我們正在加急補貨!”他還透露,開業首日該店營業額就直線上升。
“臺灣府”主理人駱燦輝是在廈門打拼的臺灣人,他認為,兩岸同根同源,飲食文化一脈相承。“一走進‘嶼見閩南’,這里熟悉的閩南話、地道的古早味就讓我倍感親切,所以我毫不猶豫選擇入駐,希望把‘臺灣府’打造成原汁原味的寶島風情街,成為增進兩岸交流的橋梁,讓游客既能品嘗臺灣特色小吃,又能選購特色伴手禮。”駱燦輝說。
商家:向游客傳播閩南文化
閩南小吃“汆魚丸子”店內熱鬧非凡,店鋪負責人洪師傅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向記者介紹,汆魚丸子是早期閩南漁民的智慧結晶,把新鮮捕撈的魚做成丸子,用冰塊保鮮,吃的時候在沸水里煮一分鐘就好,既方便又美味。他說,“嶼見閩南”開業第一天人氣火爆,吸引了很多國內外游客。
在“兮央”店內,來自泉州德化的曾老板精心經營香爐和香品生意。“香是閩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祈福,平時也能用于陶冶情操、舒緩壓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曾老板告訴記者,特別感謝“嶼見閩南”這個平臺,讓她能更好地面向海內外游客傳播閩南文化、展現中式美學。
游客:向更多人推薦“嶼見閩南”
開業期間,來自福建漳州的李女士帶著6個家庭共十幾人組團來“嶼見閩南”游玩,他們換上飄逸的漢服,華美裙擺與古街光影相映成趣。
“我是在抖音上刷到‘嶼見閩南’的,到實地一看,果然名不虛傳!這里不僅景致美,閩南文化氛圍也特別濃。”李女士說,“回去之后,我一定推薦給更多朋友!”
身著華麗漢服的莊女士帶著兒女漫步園區,一邊逛一邊拍照打卡。一路上,她難掩喜悅之情:“我一直很喜歡傳統文化,來到這里,就像穿越回古代一樣,既能暢快游玩,又能學習閩南文化知識,真是特別開心。下次我們還會繼續來,也會帶動周邊的朋友一起來!”
特寫
話仙學堂真有趣 邊玩邊學閩南話
“嶼見閩南”景區內,“話仙學堂”成為一大亮點。在這里,游客可以通過影音互動、文字游戲等新穎形式,深入了解閩南文化。諧音梗挑戰、俚語猜猜樂等趣味互動環節讓大家在歡笑中輕松掌握閩南話。
“我是龍巖人,剛剛學會了用閩南話說‘你好’,太有意思了!”來自龍巖的傅女士在“話仙學堂”學得格外認真。
湖北游客姜女士興奮地分享:“之前在抖音刷到很多介紹,對閩南文化特別好奇。今天學會了‘水當當’這個詞,形容女孩子漂亮,特別形象!”
“嶼見閩南”項目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生活化表達和年輕化互動,讓閩南話從“鄉音”變成“潮音”,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未來,景區還將推出閩南話主題研學、方言配音秀等活動,持續拓展文化體驗維度,讓“嶼見閩南”成為閩南話傳承與傳播的嶄新窗口。
(記者 葉子申 實習生 葉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