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協人資環農委召開重點提案《加快推進廈門城墻遺址公園建設 煥發廈門古城街區新活力》辦理協商座談會,組織提案人和提案承辦單位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提案辦理方向,以廈門所城墻遺址公園建設激活古城街區新活力。
廈門所城墻是廈門城市歷史開端及其600多年發展進程的見證,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海防遺跡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由于歷史變遷,廈門所城墻現僅存北面城墻一段,且年久失修。在今年市兩會上,市政協委員蘇德本、孔速婷、金季昆等聯合提交提案,呼吁加快推進廈門所城墻遺址公園建設和開發,該提案被市政協遴選為年度重點提案。
委員們建議,要深入調研廈門古城現狀,精心謀劃城墻遺址公園藍圖,建設集遺址展示、博物館、社區公園、文化展演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打造廈門文旅新亮點。要制定科學修繕方案,復原城墻遺址歷史風貌;打通先鋒營街斷頭路,修建連通陳化成祠與古城墻、魁星山摩崖石刻與公園西路的步行通道,打造環古城歷史文化路徑;開展古城景區創意文旅策劃,如應用VR、全息投影等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在城墻遺址公園等地點定時舉辦非遺展演等,吸引游客體驗廈門多元文化,讓廈門古城街區重新煥發魅力。
市市政園林局、市資規局、市文旅局、市數據管理局、思明區政府等提案辦理單位表示,將認真吸納委員意見建議。會議要求,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彰顯廈門歷史文化特色,加強部門間的配合協作,建設好廈門所城墻遺址公園。
目前,我市已啟動“廈門所城墻遺址公園”建設計劃,擬建設一座總面積約9347平方米的遺址公園,保護和展示城墻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鏈接周邊特色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一個充滿場地回憶的公共空間。遺址公園建設將采取“一個立項、一個選址、兩期實施”的方式推進,計劃今年年底啟動一期工程,2026年底全部建成。
(廈門日報記者 衛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門市首趟“銀發旅游專列”開行2025-05-09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