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廈門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出爐,59項突破性科技成果獲表彰,其中近八成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累計創造產值逾574.5億元,取得發明專利授權606項,發表論文、專著1387篇,充分彰顯廈門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核支撐。
據了解,獲獎項目集中體現廈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創新優勢,尤其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表現亮眼。廈門虹鷺鎢鉬工業有限公司聯合高校研發的“光伏晶硅切割用高強鎢合金微絲”成功突破關鍵材料進口依賴,實現光伏切割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的“超高功率圓柱電池”項目攻克了高功率密度與高能量密度協同優化技術難題,成為全球首家實現21700型大功率圓柱電池規模化量產的企業。
此次獲獎的59項成果中,企業為主或參與的成果有44項(占比75%),表明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日趨完善,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正在加速融合。如廈門海辰儲能(鋰離子儲能電池)、三安光電(車規級大功率LED)等項目由企業牽頭,通過與高校聯合研發,有效打通了創新鏈與產業鏈,加速了新技術的產業化。
獲獎成果中,醫療健康、生態修復、智慧管廊等民生領域涌現出一系列成果,生動踐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國家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在智慧醫療、環境治理、城市安全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市民健康水平與生活品質持續提升,城市韌性顯著增強,為廈門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充分體現科技服務民生、造福社會的時代價值。
?。êN鞒繄笥浾?鐘寶坤 通訊員 陳君玉 唐燕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門港新增南美直航航線 福建至拉美國家航2025-05-1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