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由市直機關工委開展的“紅色品牌展風采、百年華誕耀初心”黨建品牌評選結果出爐,市執法局城管事務中心(以下簡稱“事務中心”)黨建品牌——“城市管理啄木鳥”榮獲2021年度廈門市直機關十佳黨建品牌。
過去一年,事務中心在市執法局黨組領導下,始終堅持發揚“精細、嚴謹、創新、務實”的黨建品牌精神,最大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力下好黨務與業務融合發展的“一盤棋”,為建設“兩高兩化”文明典范城市貢獻力量。
黨員帶頭
打造過硬黨員隊伍
一個鮮明有力的黨建品牌,離不開一個優秀的黨支部和一群優秀的黨員骨干。過去一年,事務中心以打造黨建品牌為抓手,建立“黨群結對、互學互助共提升”活動工作機制,弘揚“傳幫帶”的優良傳統,以黨員“一對一”幫帶群眾;成立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設置黨員先鋒崗,數次開展崗位大練兵,積極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去年,事務中心支部書記帶頭下基層、中心領導跟班作業、業務科長現場指導,以上率下,共組織開展886組次考評,抽查全市各類考評點2528個,通報、協同處置各類城市管理問題25408個,并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進行重點區域路段巡查、節日專項巡查、重要活動市容保障專項巡查、校園周邊巡查、垃圾分類巡查,通報處置城市管理事(部)件8572件,以黨建引領業務工作發展,圓滿完成了各項考評工作。
不僅如此,在去年疫情發生后,事務中心黨支部迅速組織黨員突擊隊,落實精準“雙報到”,組織黨員干部下沉社區疫情防控一線,選派楊健全、王偉鵬兩位同志支援同安區蓮花鎮,組織黨員干部190余人次支援美湖等多個社區核酸檢測點和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憑借出眾的硬作風和軟實力,2021年,事務中心黨支部榮獲第十四屆省級“文明單位”、市直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謝鎮生同志獲評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陳志毅等7位同志獲評全局優秀黨員。
創新賦能
激活考評新動能
隨著城市建設日益提速,智慧化已經成為城市管理的新標尺。2021年,事務中心堅持以考評創新為主要抓手,將創新發展轉化為加強黨建的強大動力。
去年年初,事務中心積極配合市城管辦做好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對接平臺承建單位做好需求調研和測試工作,為事(部)件問題流轉處置、網格化管理機制運行做好支撐。在此基礎上,協同開展一系列培訓工作,保障服務平臺新版本在短時間內順利上線。
同時,為配合完善服務平臺工作協同功能,城市管理聯動配合工作機制也同步創新——如事部件處置環節,允許問題承辦單位根據需要向其他部門或單位發起任務協同,共同完成該事(部)件處置,一些協調事項、專項任務也可以在平臺上實現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和會商,強化了部門間的聯動配合,為下步拓展平臺功能、實現城市管理“一網統管”打牢基礎。
此外,依據最新網格精細化考評方案,考評結果的分析應用實現了對網格精細化考評涉及的129個三級指標進行分析匯總,可以更精準對全市或各區不同區域、不同時段網格精細化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事務中心還深入融合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有關內容,把涉及平臺考核操作的各個環節實現全過程記錄,強化了雙隨機抽簽要求,考評任務通過抽簽產生,考評員抵達考評所在區域后,才進行具體考評點位的抽簽,確保了抽簽環節的公正性。
多措并舉
精心呵護“廈門藍”
優良的環境空氣質量一直是我市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作為我市揚塵防治攻堅的排頭兵,事務中心堅持強化黨的領導,以黨建引領推動揚塵防治考評工作。
據統計,2021年事務中心共抽查各類易揚塵點682個次、港口碼頭6個次、道路217條次、“回頭看”復查考評點56個次、夜間占道燒烤考評檢查道路660條次,通報問題5540個。
圍繞市委市政府既定的2021年度我市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前列的目標要求,事務中心將推動解決揚塵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黨建工作的落腳點,除了持續加大常規考評力度外,還立足本職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如在廈門地鐵3號線(火車站至蔡厝段)施工期間,組織黨員業務骨干與特邀考評團老黨員、老專家一起對地鐵3號線共計16個站點的施工項目的揚塵防治管理開展大量的考評、指導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指導和督促。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夜間露天燒烤問題,除了加強考評力度,還組織有關單位開展相關指導會,研究提出整治意見和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為鞏固和發展既往黨建共建的特色做法,事務中心黨支部與中鐵建廈門地鐵總承包管理部、軌道交通集團開展黨建“1+N”聯盟;與中建八局(廈門)有限公司進行結對共建,組織開展共學黨史黨課、互贈黨史書籍以及揚塵防治觀摩學習現場會等,搭建溝通橋梁,全力為施工單位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供指導和幫助。
在多種有力措施的作用下,2021年度我市的空氣質量累計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六,位居全國前列,公眾對生態環境質量滿意度全省第一。
有序有力
傾心為民辦實事
“村莊變得更美麗、更漂亮了,水清了,村里的垃圾、污水沒有了,非常舒心。”看到村里一年內發生的欣喜變化,同安區五顯鎮四林村村民們直呼“心情大好”。
如今,走進同安區五顯鎮四林村,路暢、池清,建設“美麗鄉村”如火如荼,老年人生活其樂融融的場景映入眼簾……村里人居環境變化翻天覆地,讓村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油然而生。而這些看得見的改變、摸得著的幸福,離不開事務中心“我為群眾辦實事”有序有力推進。
去年,事務中心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將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對島外143個行政村的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進行全覆蓋考評,推動大部分行政村建立起“統一清理、統一轉運、統一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讓島外多個村居環境實現了美麗“蝶變”。
除了鄉村建設行動,事務中心還通過服務平臺共計辦結城市管理事(部)件75671件,搭建"疑難問題分析室",及時研究分析、 協調解決一大批群眾關注的城市管理問題,如協調厘清環島路岸線交叉部位職責邊界,實現長效管理機制;協調解決群眾投訴的集美區三秀巷7號內環境臟亂的問題;現場指導湖濱一里至四里拆除項目揚塵防治工作等。
此外,開展疫情防控、助殘消費,結對幫扶、無償獻血、清潔家園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也解決了群眾許多“急難愁盼”問題,換來了聲聲贊譽。
考評為擎
助推文明創建常態化
“首開上郡樓美墅美人更美,物業服務更優質”“科技村小區,環境優美、交通方便、十分宜居”“黎安小鎮干凈整潔,物業服務態度非常好”……去年3月,事務中心積極配合市委文明辦開展“最干凈小區”考核評選活動,吸引全市居民的廣泛參與,大家紛紛點贊評論,市民文明創建參與感爆棚。
該活動是事務中心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舉措之一。過去一年,事務中心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緊緊圍繞“黨建帶創建、創建促黨建”的工作思路,以考評助推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常態化。
一方面是把城市綜合管理相關的59項融入城市綜合管理考評體系,提升考核標尺的長度與精準度。同時將文明創建的重點區域、重點點位納入考評范圍重點抽查考評,開展常態化暗訪考評、日常巡查,推動各區加強日常管理。
另一方面是完善技術運用,依托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將城市管理重要路段和點位周邊的視頻源進行篩選,納入視頻自動識別系統,實現對占道經營、暴露垃圾等12類問題的自動識別和上報,據統計,目前視頻自動識別問題月均300余件,強化了文明城市創建的日常動態監管。
接下來,事務中心將在持續深化“考評+文明創建”工作機制的同時,加強與市委文明辦的協同配合,并結合服務平臺二期建設和考評系統完善,將考評活動進一步與文明城市創建緊密相連,夯實城市網格精細化管理。
【展望】
深化提升黨建品牌
努力實現四個轉變
2022年,事務中心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圍繞“精細、嚴謹、創新、務實”黨建品牌精神,進一步深入挖掘特色亮點,致力提升黨建品牌深度、廣度。
在此基礎上,堅持全過程公開、全要素透明、全區域公平的原則,強化科技賦能,推動考評方式向“明察暗訪+媒體曝光+第三方服務”轉變,考評手段向“實地+科技+線上+線下”轉變,考評標準向“精細、客觀、量化”轉變,考評結果向強化實效運用轉變,優化城市管理綜合考評工作和文明創建,為廈門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城市、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城管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記者 林夏陽 通訊員 葉加添 朱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