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集南路洪塘頭公交車站的共享電單車。
市民騎著“享騎”共享電單車。
“享騎”共享電單車App掃碼后會顯示剩余電量。
共享電單車上掛著“Hello廈門,我們來了!”的牌子。
公交車站旁,一排排共享單車中,有一款綠色車身的單車樣子有點特別,車座下的一塊鋰電池尤為引人注目。近日,有島外的市民發現,一款名叫“享騎”的共享電單車悄然出現在集美街頭。
這是廈門首次出現共享電單車,與共享單車僅一字之差,兩者到底有何不同,記者對此進行實地走訪了解。
亮相:集中出現在集美運營方稱投放800輛
近日,有不少市民發現“享騎”共享電單車的身影,除了車座下的一塊鋰電池,車身、樣式與共享單車相差無幾。由于綠色的車身很有特點,集美大學的學生們也稱其為“小綠”。“上周才發現各個公交車站點出現了‘小綠’,但數量不是特別多,還沒騎過。”集美大學的學生小吳告訴記者,他在集美大學附近的各個公交車站都見過“小綠”的身影,由于校園內有限行,所以并未出現在校園中。
記者走訪了解到,“享騎”共享電單車主要分布在集美區,少部分投放在同安區。在同安區洪塘頭公交車站,記者見到了9輛“享騎”共享電單車停在路邊,車頭掛著“Hello廈門,我們來了!”的牌子,并附上了相關的使用說明。
共享電單車去年就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現過,而在廈門屬首次出現。記者聯系“享騎”共享電單車廈門分公司總經理葉乾坤得知,他們的共享電單車在10月14日開始投放在廈門島外試運行,試運行期間投放800輛,大部分投放在集美區。
體驗:押金299元每小時3元停車不規矩要付拖車費
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下載“享騎”共享電單車的App后,注冊時要求輸入身份證號、姓名等進行認證。用車前要交299元押金,提示收費為每小時3元。
騎車前,掃碼后會顯示該車輛剩余的電量有多少,能騎行多少距離。確認用車后,車輛解鎖,上車后,需要先踩兩圈踏板,隨后握把的“油門”才能使用。騎行起來車速不快,記者實測發現,速度最高不超過20公里/小時,速度超過20公里/小時后,握把的“油門”就會失效,只能靠腳踏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享騎”共享電單車要求在指定的停車點還車,若是在停車點以外的區域還車,要付150元拖車費。從App上可以查詢到,指定停車點較為密集,停車點之間的距離基本在數百米,幾乎每個主干道上的公交車站點都是指定停車點。
現狀:試運行以來已有百輛電單車受損
“有被丟進海里的,有被噴漆的,還有電瓶被偷等情況。試運行以來,有100輛左右的共享電單車受損。”葉乾坤告訴記者,試運行期間,他們投放了800輛電單車,其中約有100輛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葉乾坤說,因為廈門的相關政策,共享電單車只會投放在島外,停車點一般設置在公交車站點、BTR站點以及市民建議的地點。
聲音:省時省力很便利 無牌上路引擔憂
記者在集美區印斗路、同集南路等路段,均見到了共享電單車的身影。市民王先生覺得,共享電單車很便利,從家里到BRT站點有2公里距離,與共享單車比,共享電單車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力氣。
集美大學學生小陳認為,除了價格偏高外,電單車與單車相比,速度上更快,更省力,在短途需求上有更大的幫助。“經常借不到車,想用車的時候,站點的車早就被搶光了。”
不過,也有市民有不同看法。“電單車比單車更快,很多人選擇混行在機動車道上,帶來交通隱患。”市民黃女士說,她最近幾天見到的共享電單車,基本都出現在機動車道上。
定點騎車、還車,在不少人看來是個不錯的措施,落實到位可以避免共享電單車亂停車的亂象。但巨額的拖車費也令部分人質疑是亂收費。
此外,無牌上路也引起部分市民的擔憂,目前在集美和同安發現的共享電單車均未上牌。“騎行到半路,被交警扣車了怎么辦?”有市民質疑道。
觀察:廈門共享電單車 目前仍未上牌
本周一,共享電單車企業“小鹿單車”正式暫停在北京的市場運營,這一切源于前不久,北京市出臺明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的政策。
目前,廈門首次出現共享電單車,雖未明令禁止,但根據交通運輸部門的相關規定,共享電單車投放相關產品,必須先取得相關牌照和執照。對于牌照的情況,“享騎”共享電單車廈門分公司總經理葉乾坤說,目前廈門地區仍在試運行期間,牌照正處于申請過程中。
應盡早出臺有效行業標準
共享電單車沒有像共享單車一樣受到熱捧,甚至在多個城市受到整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共享電單車的安全性能問題。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電動車、電單車都存在超標問題,帶來的安全隱患在交通違法行為中顯而易見。而1999年出臺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GB17761-1999)在電動車市場上形同虛設,超標電動車、電單車比比皆是。
雖然“享騎”共享電單車的負責人表示,會嚴格執行“國標”,不使用超標電單車,但實際上,這套標準時隔20多年,在業內人士看來,已經不能指導如今的電動自行車安全生產,完全按照這套標準生產的電單車,也未必符合現實安全的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要盡早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較新的行業標準。同時,不排除后續會有其他共享電單車企業進入廈門市場,相關部門應該主動作為,加強監管,讓共享電單車行業在規范下良性發展。(廈門日報記者 何炳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