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專門研究“懶人”科技
人物:陳金彬
創業項目:項目名為“懶科技”,正往科技類視頻平臺發展,提供為懶人打造的新奇特科技信息
大眼睛,娃娃臉,讓人有些難以相信眼前這位90后女生“玩”起了創業——按照陳金彬的理解,玩,是創業必不可少的元素和應有的態度。
一年以前,陳金彬還在一家咨詢公司工作,工作穩定,同事相處融洽,以致遞交辭呈的時候,周圍的人包括父母都難以理解。“可能因為我是閑不住的人吧,我希望接觸更多好玩的事物,創業擁有的這種從0到1的感覺,想想就很振奮。”陳金彬和伙伴們正在打造的項目叫“懶科技”,目前正往科技類視頻平臺發展。在她看來,相較于“高大上”的科技新聞,圍繞“懶人”一族打造的新奇特科技信息更有吸引力。“過去我們總覺得科技是極客才能玩的,但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身邊誕生了越來越多好玩的科技產品。”陳金彬希望消除“信息鴻溝”,讓更多人一起玩科技。每天,負責運營的陳金彬都要負責找好玩的科技選題,“找選題的過程也是玩的過程,因為這是我們大家都感興趣的事情。”
在創業團隊里,可沒有“男生多做一點,女生多被照顧一些”的說法。忙瘋的時候,陳金彬恨不能擁有《火影忍者》中的“分身術”,時常苦惱時間不夠用。“創業是體力活,像我們女生熬夜就拼不過男生。”雖然被伙伴們喚作“女漢子”,但陳金彬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她聳聳肩膀,話鋒一轉,“但是,我們女生相比男生會更感性一點,更會照顧到團隊成員的想法,這對團隊建設是很有幫助的。”
回首創業的這大半年,陳金彬和她的團隊一直圍繞“低成本”做文章。“想著怎么把產品做得更加輕量級,有什么樣的低成本推廣方式。”終于,資金壓力在今年年初有了緩解,團隊拿到了50萬元的種子輪資金。
她
把“創客精神”玩出特色
人物:葉美霞
創業項目:“智能家居”,用技術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
桌子上橫七豎八地擺著各種電子元件,葉美霞的工作室就像大學實驗室一樣。初出茅廬的她,去年參加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從此踏上創客之路。“喜歡就好”是采訪中葉美霞說得最多的話,這個90后女生骨子里帶著自由的基因,把“創客精神”玩出了自己的style。
受父親的影響,葉美霞從小就對電子感興趣。小時候,每當爸爸修家電,搗騰無線電,她就在旁邊幫忙遞工具。萬用表、電烙鐵、電路板……她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那時候,她還不知道有一個詞叫“智能家居”,直到上了大學才知道,這個詞準確地概括了她的很多想法。“我希望用所學的技術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這也是她選擇學電子信息與科學技術專業的原因。
在葉美霞看來,“創客”是實現這一夢想的一個渠道。2015年,中美青年創客大賽,給她提供了一個契機。她與志同道合的隊友們協作設計出了墻繪機器人,所在的DrawBot團隊獲得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決賽優秀獎。同年6月,她加入廈門大學信息學院海西通信工程技術中心工作,與職業創客為伍。
“創客就是玩。”在葉美霞眼里,玩是創客精神的重要元素: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不斷嘗試,將一個初始的創意變成一件作品、產品。“我們都是一群瘋子,永遠積極樂觀,永遠努力去做。”葉美霞說,這個環境就像社會上的大學實驗室,大家擁有開放的心態和思想,不隨便給自己下定義,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問題。
在創客一族里,女生是稀有物種。2015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中,二十多人的廈門團隊里只有2名女生。雖然女生精力不如男生,大多數時候男生也會特殊照顧葉美霞,但她從不給自己降低要求。
“基本上所有時間都投在創客空間里了。”對葉美霞來說,加班已是家常便飯了。項目“竣工”或者比賽前,大家一起通宵趕進度,她也從不落下。每天的生活幾乎簡化成了“兩點一線”:住處和工作室,她也樂此不疲。“我從大學起就不把自己當女孩子看啦,工科生的實驗多,我都扛得下。”外表清新、柔弱的她,實際上是個“女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