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域、西海域,同安灣、杏林灣……廈門島內外的海域和灣區岸線,規劃在未來幾年通過不同的功能分區,進行分類保護。
導報記者從規劃部門獲悉,廈門針對海灣型城市發展需求,規劃對海岸劃分保護功能,并實施不同強度的保護規劃。
同安灣海域下潭尾濕地公園二期效果圖
新機場沿線規劃為生產岸線
廈門本島作為目前開發較為成熟的區域,北部以東渡港和廈門機場片區為主的岸線區,規劃為生產岸線,其余老城區、鼓浪嶼和環島路濱海旅游區域,則規劃以生活岸線為主,而五緣灣內灣有濕地公園,規劃保留生態岸線功能。
島外海滄區,南段為港區,其岸線規劃為生產岸線;海滄大橋至海滄港區部分岸線,則借助已建成的濱海公園等,規劃為生活岸線;馬鑾灣各溪流的入海口結合溪流綜合整治,規劃為生態岸線;鰲冠片區則以其獨特的海蝕地貌,保留該片區岸線的生態功能。
集美區,包括杏林濱海片區岸線,以及園博苑、集美學村和北部新城等區域,規劃以生活岸線為主。同安區,位于環東海域北部的新城片區岸線,以生活岸線為主,官潯溪等入??诩氨迧u南段,規劃生態岸線。翔安區下潭尾區域岸線規劃為生態岸線,其余除劉五店港沿線和入??谕?,規劃為生活岸線。大嶝島新機場沿線規劃為生產岸線,其余以生活岸線為主。
以岸線功能確定海域片區功能
廈門的岸線保護,規劃以不同的岸線功能區來確定其所在的海域片區功能。比如,包括海滄南側、本島東渡、鼓浪嶼等區域在內的廈門西海域,規劃為港口航運和旅游休閑港灣。
再比如,以生活和工業岸線為主的同安灣海域,規劃發展休閑旅游、娛樂運動和都市休閑漁業為主,未來,該海域將逐步形成旅游休閑度假漁村、下潭尾濕地公園及濱水公園、環東海域酒店區等岸線景觀。同時,對于濱海旅游岸線集中的本島東海域,則規劃以旅游休閑娛樂及碼頭景觀、黃金海岸等為主。
此外,大嶝海域目前以未開發的城市生活岸線及工程岸線為主,其整體功能規劃為生態旅游為主的休閑港灣,其岸線主要利用為臨海產業和濱海旅游。目前,根據不同海域岸線的功能劃分,廈門已經陸續開始建設下潭尾等濕地公園,集美大橋橋頭污水廠南側則通過紅樹林種植,保護為生態岸線,此外,一些岸線也將根據功能進行生態修復。(記者 陳思親/文 常海軍/圖)